-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聖法談!聖默然!談《增壹阿含經》之應當論議之十事
山上來了訪客,與同學一起到附近寺院用餐,再到居住處坐坐。期間被她那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浪的言語轟炸。批評這個,不喜歡那個!幾乎在她所見所聞中,沒有一件事是能令她稱心如意。前一天過度消耗體力,致使筆者精神萎靡不振,再受這樣的負面情緒影響,頭昏腦漲之餘,一而再打起精神。最終忍受不了,也仗著自己出家年資稍對方年長,而開口提醒她說,我們可不可以不要談論是非對錯,就說說我們這麼多年不見,敘下舊問候彼此過得如何不是好?或者說說你登門拜訪的目的是甚麼?送走了她,筆者足足昏睡了三個小時,比起跑越野馬拉松,真的有過之而無不及。不盡納悶,佛陀在經典中,有沒有提示過,甚麼是修行人應該或不該談論的話題?
據佛典記載[1],有一次比丘們聚在一起,討論關於應該到何處乞食的話題。歸納來說,現居住地——舍衛城,穀米越來越昂貴,增加乞食困難;摩竭國雖然穀米充裕,價格低廉容易乞食,但國王為殺父奪位的阿闍世,此王又與惡僧提婆達多相結為好友;拘留沙國人民繁盛,有豐富的寶藏,適合乞食,但礙於統領者性情兇殘卑劣,無有慈心,人民性格粗暴,喜歡鬥爭喧囔。最後,提議到由優填王統治的拘深婆羅㮈城,此王有堅毅信念,篤信佛法,到此國必能方便乞食,滿足四事供養。
佛陀知道了比丘們議論的內容後,而說了一個偈誦:
夫人作善惡,行本有所因,彼彼獲其報,終不有毀敗。
夫人作善惡,行本有所因,為善受善報,惡受惡果報。
偈誦大意是說,每個人無論是行善或造惡,都會根據他原本所造的善惡業,得到應得的善惡業報,這果報是無法逃避的。行善能得善報,造惡感惡報。
繼程法師贈送筆者之墨寶
佛陀阻止了比丘們繼續談論國事乃至世俗事,談論這些對修行沒有益處,也無法幫助達到解脫涅槃。若要有所言談,應談十事,增上自身戒定慧修學,到達涅槃究竟之處。十事為:少欲、知足、有勇猛心、多聞能與人說法、無畏無恐、戒律具足、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脫成就、解脫見慧成就。
上文中,佛陀教導,他人作好作惡,他人必會得善惡果報。談論他人之事,對修行沒有幫助,也無法得到解脫涅槃,也徒增煩惱。距離佛世兩千多年的今天,打開手機,不只上文比丘們談論的「王事」,還包括賊事、鬪戰事、錢財事、飲食事、男女事等等。這或許是佛世時,專注修行的人多,證道的也多,而相較於近代,真是不可言喻。
本文最後以《南傳中部經典》與讀者們共勉之:「諸比丘!夫集會有二種所作:一者法談,一者聖默。」[2]
[1]《增壹阿含經》〈善惡品四十七〉(六):(T2,782a26-c21)
[2]《南傳中部經典》卷一(B6,122b8)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