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七件聖事身分「再確認」
教會有聖事七件,在宗教改革席捲歐洲至北歐的時候,被否定泰半,一些極端的新教派別,甚至連聖洗聖事也淪為只具有紀念性,毫無實際效用。
曾有教會史學家指出,天主教會的反宗教改革於特倫多大公會議 (Council of Trent,又稱脫利騰大公會議或天特大公會議) 後逾七十年,才逐步展開。但另有說法,正如瑞士神學家漢斯 • 昆 (Hans Kung) 認為,天主教會的自我革新與反抗宗教改革,根本就是一體的兩面,不是兩個階段;大公會議本身已是反宗教改革的開始。
事實上,早在 1545 年前,教會的自我革新逐步萌芽,大家渴望革新愈加迫切。這樣看來,基督新教的誕生以致隨之而來的宗教改革,形同平行並進的催化劑,刺激天主教會不得不求變更新,例如耶穌會的出現;一些舊修會重塑修會原始精神,再另創修會或作內部整頓,期望影響教會的生態,注入富信仰氣息的嶄新元素。
宗教改革二十八年後,天主教會才召開特倫多大公會議,斷斷續續的會期橫跨十八年,與其說是創新建樹,更是信仰要理的再確認,大公會議為改良所做的不可小覷,例如重申七件聖事,全由耶穌所建立的,分別是入門聖事、堅振聖事、聖體聖事、修和聖事、病人傅油聖事、婚配聖事及聖秩聖事,缺一不可。
很明顯,大公會議針對新教的信仰及神學觀,重申天主教一直所相信的。除了七件聖事外,還有聖經和聖傳 (Tradition) 的互動與關係,又明確地建立聖經正典,說明聖經須遵照傳統的解釋。
再確認的信理還有因信成義 (Justification) 及煉獄等問題。因信成義更是針對新教的信仰理念,重申人的得救,是上主的恩寵及人的自由意志共同合作的成果。直至 1999 年,天主教會與世界信義宗簽署《成義》(Joint Declaration on Justification) 聯合聲明,彼此在因信成義這教義上取得相同立場。而煉獄的問題,大公會議亦重新肯定煉獄的確實性。
整體而言,特倫多大公會議主要條文在在對應宗教改革,故被稱為反宗教改革的會議,條文語調上充滿警誡性,「凡認為……,那些人應被絕罰。」可見其防守性及消極性。反觀那世紀時代信徒與修會間的反思、整頓及再出發,似乎來得更有活力,感染性亦更大。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