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愛爾蘭的堅持
十字架與太陽環,一直是愛爾蘭天主教信仰的標誌。愛爾蘭天主教色彩濃厚,信仰氛圍根深柢固。十六世紀中開始,教徒活在被威脅須跟隨英格蘭的聖公宗,即改宗國教的陰霾下,他們的基本公民權利遭受剝奪,二百年之間,為捍衛自己忠於天主教,他們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奏出屬於愛爾蘭的悲歌。
英王亨利八世 (Henry VIII) 於 1534 年另創聖公宗,脫離天主教。及至1541年,他得到愛爾蘭一些貴族的支持,自任為愛爾蘭國王,逐步擴大英格蘭對愛爾蘭的統治。行政上的歸屬,伴隨著英王對愛爾蘭強制的宗教改革,掀起愛爾蘭公教徒越加激烈的反抗。
一連串的宗教改革與土地政策,在亨利八世女兒瑪麗一世 (Mary I) 以致依利沙伯一世 (Elizabeth I) 時期,繼續推行,高壓政策更趨激烈。依利沙伯一世當政的數十年間,實施土地政策和宗教改革,產生的雙重矛盾,使愛爾蘭人長期處於欺壓中。天主教徒的土地被轉贈予英格蘭的基督新教徒,且從此不許投票;當選為議員的須宣誓詛咒天主教,凡此種種,激起愛爾蘭人洶湧的起義浪潮。
面對英格蘭的強制宗教改革,愛爾蘭公教徒由始至終表達出堅定的信念與決心,捍衛天主教信仰,不惜付出代價。他們曾遇上殘酷的統治者克倫威爾 (Oliver Cromwell),愛爾蘭人甚至慘遭屠殺,倖存者流放到西部,家破人亡,屈辱求生。他們堅持效忠教宗,斷然拒絕改變信仰。在大部分愛爾蘭天主教徒心目中,英王的權力只是緣於當年教宗阿德里安的賜予,教宗才是愛爾蘭真正的最高領袖。
長期作戰下,愛爾蘭人將反抗英格蘭視為宗教事業,起義者振臂直呼:「起義是神聖和合法的,這是一場捍衛天主教的聖戰,為討伐暴君而鬥爭,此暴君拒絕聽從代表耶穌講話的教宗。」逾世紀的「聖戰」,促成愛爾蘭公教徒穩固的團結精神,天主教信仰成為愛爾蘭民族主義的精神旗幟。這也可算是天主教與新教對壘的另一慘痛歷史,縱然聖公宗在多方面上其實跟天主教非常接近,甚至被認為是披著天主教外衣的另一宗教。但曾幾何時,為愛爾蘭公教徒帶來難以磨滅的歷史傷痕。他們為了傳承這個由宗徒傳下來的教會,曾經可以去得很盡!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