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15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國泰證期研究部
義隆(2458 TT)
Call memo
20240502
1Q24營運成果
1. 營業收入 31.0e QoQ -0.2%, YoY +29.1%
2. 營業毛利 14.9e QoQ +2.1%, YoY+ 51.9%
3. 營業利益 6.4e QoQ -10.6%, YoY +206.1%
4. 稅後淨利 6.4e QoQ +21.6%, YoY +166.2%
5. EPS $2.40
1Q24產品組合
6. 觸控82%(觸控板50%、觸控螢幕IC 18%、指紋14%)
非觸控18% (Pointstick 12%、MCU 4%、關係企業2%)
7. 營業費用8.4e,2022年買進庫存股6,857張,1Q24董事會決議發放給員工,產生一次性費用約65 million,後續不會再產生
8. DOI 12x天降至116天,受惠於客戶庫存去化良好,開始啟動拉貨
9. 1Q24業外收入1.7e,其中40%來自評價收益、30%匯兌收益、其他來自權益法認列及利息收入
2Q24 Guidance
7. 營收預期落在30.0-33.0E
8. 毛利率預期落在47-49%
9. OPM預期落在 21.3-25.7%
Q&A
1. 最近需求、供應鏈庫存的觀察?下半年初步想法?
目前客戶持續拉貨,總體來看2Q24會比1Q24還好
2H24到目前為止市場反應較正面,客戶端的訊息2H24還是會優於1H24
2. AI PC某些 design win?或AI PC某些規格改變?device content跟現今的regular PC差異多少?相對高階的產品跟AIPC Ram之間的關係?
市場預測AIPC樂觀在4Q24,悲觀1H25發酵,未來慢慢edge端興起AIPC才會連帶起來,統計目前市場上大概有9成 AIPC均使用公司的產品,AIPC興起對公司出貨量會有幫助,指紋辨識後續會變成MOC到TCP,單價會越來越高,在touch screen input裝置,會改用voice recognition、用筆的輸入會越來越多。
3. 股利政策?
1H24股利發放較往年稍低,受限於整個竹北大樓新建案支應,2H24開始在4Q24配息,配息率大概都都會八成以上。
4. 2Q24展望是否有考慮急單的部分?
1Q24 rush order佔不到營收10%,2Q24已考慮rush order進去,目前2Q24展望中先假設沒有太多rush order
5. 產品線全年的Tam有什麼更新?
Touchscreen表現較好,今年表現會優於去年
Touchpad今年也較為理想,chrome book 1H24出貨可以提升至去年整年的八成
MCU較為虛弱,但營收比重占比只有約low single digit%
指紋跟去年比會稍微遜色一點,跟少數客戶端調整至臉部辨識因素有關
point sticker去年業績表現沒很理想,今年表現會好一點
6. 2Q24營收預期已經包含電紙書的部分?
2Q24會出貨給全世界前三大電子紙廠商其中的兩家,第三家正在評估,公司主要評估是否期待他們會採用電磁式的筆,整體表現較好,但比較貴;電容式的筆整個generation下來仍富有優勝點,除了便宜也有比較好的地方,已送樣給客戶測試,如果第三間採用後,出貨量會大幅提升
7. 怎麼看待電磁式、電容式觸控螢幕跟帶筆的比較?什麼優勢能打進去大廠的solution?
三星的Galaxy note就是使用電磁式,但最大問題就是多一個電瓷板,電瓷板成本較高;電容式直接採用Touchscreen常有的技術ITO;8吋以下電紙書用兩者成本差異不大,8吋以上成本、優勢就會有些差異出來,電子紙慢慢走到10.1吋甚至更高,看好in paper展望,in paper裡面問題轉換的時候會產生很耗電,未來AI加上去把pick產生的noise消除,公司優勢就會展露
8. EPD這塊Touchscreen是帶筆還是不帶筆的solution?價格大概差多少?
觸控重要程度普通,帶筆市場才是公司所需要的,現在幾乎都出帶筆的Touchscreen,兩者之間價差快十倍
9. 1Q24電子書的營收比重?
目前比重還不高,約佔營收低個位數,2Q24會逐漸提高
10. 指紋信用卡進度?
與指紋晶片Secure Element全世界兩大的其中一家合作,採用合作廠商的Secure Element加上義隆的指紋晶片,做出安全的PVC,以前的指紋會露出來,冷焊的製程,現有的製程無法使用,有些客戶要求維持舊有的熱焊設備,開發出指紋放在PVC上面的保護層、文字層底下,但提高感應量是個問題;第二個計畫,我們賣wafer給合作廠商,合作廠商整合成模組並用他的channel出貨,目前進度成品卡已做出demo,尚待合作廠商整合出來
11. 請問目前訂單能見度多長?
約1~2個月左右
12. 請問對今年全球 NB 成長的看法?
筆電狀況從相關的數據年增趨勢顯著,但今年總體沒想像中的好,預估在低個位數到中位數區間
13. 前次法說提及2024年上下半年營收45:55,目前對此看法有無更新?
目前仍朝此方向預估,後續看市場狀況做調整
14. 之前也有提到全年營業費用31~32億,這次有無更新?
展望無改變
15. 電子書相關營收我們會歸類在哪一塊?
歸類在觸控螢幕晶片項目
16. 請問在車用方面針對自動駕駛相關,是否有新的進展?
現在主要車用是做ADAS,與奇美車電子公司的分公司做camera模組,公司負責做AI演算法,案子已慢慢擴張,目前量還不大,但有看到市場的潛力
國內的電動巴士補助ADAS,這個月會開始出貨,兩間都已通過ARTC認證,一家這個月開始下訂單,另一間陸續也會下訂單
接下來的方向是電動物流車,最近也有一些客戶認證過,後續慢慢會成長
17. 第二家的電子書客戶出貨有延後的狀況,請問原因是客戶本身的拉貨延遲還是缺料?可以理解第三季電子書的營收會優於第二季嗎?以及今年電子書相關的出貨量有再往上修嗎?
電紙書本身面板產生缺貨問題,3Q24會比2Q24出貨量更佳,若他們開始出貨,電腦展會看到兩家以上,可以從中了解公司電紙書的表現;又多了一家,今年電紙書出貨量會上修
18. 電子書前三大品牌還沒採用義隆新方案的客戶,下半年還有機會在新產品採用義隆方案出貨?還是要看明年?
電紙書前三大有兩家已經量產,另一間再討論規格,相對大的尺寸,價格會有優勢,前三大的其中一間,已經做到跟電磁式差不多好了,今年沒有採用的,明年都會採用
19. LTDI與摺疊機進度?
以前折疊沒帶筆,現在折疊式有帶筆,今年慢慢有做到手機,手機市場競爭較大,價格對公司不是很理想,折疊式的手機有一個要求還在考慮,太低的價格不太想做,但開出的價格跟毛利目前公司都能接受,折疊式優勢還是AI、防水等特殊應用才是公司目標,是客戶需求所在,價格也差很多
LTDI NB已在進行,正在打樣中,樣品下個月會出,優勢還是在觸控,之後把AI的feature輸進去,大部份業者都是用Driver去加,公司在這邊仍然持有優勢
20. AI PC用在高階機種,往更主流機種滲透之後會不會排擠到相關touch IC等?
AIPC起來反而會帶動公司更好的優勢
輸入裝置不想用鍵盤,開始使用語音辨識,勢必要用筆去做
現在有在開發HPD,Computex也會demo,採用low cost 較小的CMOS sensor與AI chip 啟用頭部辨識等相關功能
21. 觸控螢幕的滲透率在微軟電腦OR其他品牌的滲透率分別多高? 市佔率又是如何呢?
滲透率大概在20-25%區間
22. 有關於今年電紙書出貨量有沒有隨著市場討論度從1KK提升至2KK?
前三大廠商第一大跟其他兩家差很多,其他兩間都做上去了,正在等最大那間,若出貨給最大那間,數量就會提升至2KK
24. NB訂單會跟過往一樣會比產平均還好嗎?
公司今年NB訂單狀況會比產業平均還要好
25. 請問HPD晶片如何跟同業如神盾競爭,我們的產品差異點為何?
AI晶片在指紋辨識就做過,優勢在於比較省電,AI演算法大部分給硬體做
26. 2025年需要book多少晶圓產能?
目前分析狀況會比今年成長的更好,受惠於win10不再支持、AIPC興起,觀察到整個成熟製程產能沒那麼缺,Wafer不會急著下,除非foundry提供更好的價格,否則看客戶需求來下單
**僅供本公司內部同仁參考使用,非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同意,不得轉發或轉載第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