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認識疾病] 6長者就有1人憂鬱 僅27%接受治療 不處理恐增失智風險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6-6 00:21: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6長者就有1人憂鬱 僅27%接受治療 不處理恐增失智風險

長者憂鬱症盛行率達16.7%,卻常常因為疾病污名化問題與子女忽視等因素,未能及時就醫。


台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長者的憂鬱相關問題也日漸嚴重。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表示,長者憂鬱症盛行率達16.7%,卻常常因為疾病污名化問題與子女忽視等因素,未能及時就醫,50歲以上臨床有憂鬱症症狀者,僅有27%曾接受憂鬱症治療,若長期不處理,恐增加長者失智症、甚至自殺行為的風險。

陳亮妤指出,台灣明年就可能邁入超高齡化社會、預計2036年邁入極高齡社會,且近年來老人照顧老人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久病、失能等,也對老人心理健康造成衝擊,若未得到妥善處理,可能引發長者憂鬱症。

針對憂鬱症盛行情況,陳亮妤說,長者憂鬱症盛行率達16.7%,高於一般人的10%,但負責照顧的子女往往忽略長者憂鬱的警訊、誤以為是老化正常現象,長者本身則因為精神疾病的污名化問題,擔心遭人非議而拒絕就醫治療。

陳亮妤說明,一項2022年的調查顯示,50歲以上臨床具有憂鬱症狀者,雖有83%認為就醫方便,但僅有27%曾接受憂鬱症治療,兩者之間有極大的落差,但若放任長者憂鬱症,未來可能惡化為失智症,屆時家庭照顧負擔將更為沉重。

此外,陳亮妤提到,各年齡層的自殺原因都以憂鬱傾向、罹患憂鬱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為首位,但對於65歲長者來說,慢性化的疾病問題是另一項主要原因,可治療的癌症、帕金森氏症等造成長者衰弱、失能的疾病,都可能成為長者採取極端手段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共病、失能對長者的心理衝擊,北醫醫學院精神學科教授蔡尚穎以一位94歲的女性個案為例,該位患者雖因心臟疾病固定就醫,但活動力尚佳、可前往公園、社區唱歌,今年2月因骨質疏鬆、腰椎疼痛用藥後全身無力、在家3度跌倒,且疼痛問題沒有改善,從此不敢行走、包尿布臥床。

蔡尚穎指出,個案從3月起入睡困難、食慾下降、體重驟減4公斤,且有憂鬱的情況,4月甚至整天都有「不想活了」的想法,後來經心臟科醫師轉介到精神科繼續治療,在調整生活節奏、改變飲食方式等改變下,憂鬱症狀和睡眠品質已逐漸改善。

來源:自由健康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曾有版管責冰至,文章轉貼沒啥用,每發一文俱心虛,更看勳章為壓力。唯見高管滿勳章,原來意指是他人。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00: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