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何修道、如何得道,《清靜經》中早已有了答案
《清靜經》,全稱為《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下文均簡稱《清靜經》),是一部唯有五百八十字內容,卻述盡道教修行義理的經典。現今道人們諷誦的早晚功課中,《清靜經》被列為第一篇經典,由此可見此經對於道教信仰和道教修行的重要意義。歷代祖師中,先後有杜光庭、侯善淵、王元暉、白玉蟾、李道純等名家對《清靜經》進行過注解,說明此經在教門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清靜經》的深入研究和持誦功德,當是貫穿於每一個道教信徒一生的修行。
如前文所述,歷代名家對《清靜經》的注解,可以追溯到晚唐杜光庭時期,以此推斷,《清靜經》的成書時期絕不晚于唐。目前,學術界對本經的具體成書年代仍存有一定的爭議,分別有成書于唐玄宗時期、成書於六朝時期以及成書于陶弘景至北周末年時期這三種主流觀點。
在道教全真一脈中,《清靜經》被視為非常重要的上乘經典。經文中提到的“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是為遣心去欲的修行法門,如果能參悟此等上乘之法,便可以得到“常清靜”的妙果,也即是可以“漸入真道”。因此,雖然很多人把《清靜經》作為修心的法門去理解,但在道教修行人看來,此經講述的不但是性命雙修的上乘旨要,更是能使人與道合真的大密之法。
陳蓮笙道長編著的《道教常識問答》第一問中提到,道教徒是乙太上道祖的《道德經》為主要信奉經典,是以大道為信仰之核心。那麼,“道”究竟是什麼?道祖在《道德經》第一章就告訴我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萬物之始;無名,萬物之母。”道是一種存在於萬物之先的事物,我們對道進行的一切描述,都不過是其在某一方面的具體體現,卻並不能代表它的全貌。與此同時,道又不是離開了天地萬物而單獨存在的造物主,它唯有蘊含在萬物之中,才能體現出大道的生生之德。《文始真經》中提到:“天地寓,萬物寓,我寓,道寓。苟離於寓,道亦不存。”是說天地萬物秉道而生,而道則寓於萬物之中,因此人人皆含道性,人人皆能從自身中體悟出道的妙蘊。
究竟應該如何體悟妙道,《清靜經》則給出了非常具體的答案,即“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指出唯有從後天的六塵染著中剔除身心上的濁汙,才能夠回到真心清靜的狀態。若能夠保持常清常靜,則稱之為合道的狀態。這是在告訴人們,道不在外,而在自身,在於自我的本然清靜真性中,是曰為“自然”。所以,道祖提出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理論,是從根本上把人與道之間劃上了等號,即是人法地、法天,而歸根於法道的理念。而人又應該怎麼樣去效法道呢?答案便是“自然”兩個字,或曰為真清靜、常清靜。
最後,《清靜經》又把落腳點回歸到《道德經》對大道的論述中,指出“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這既是歸於了《道德經》中所提到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的不可言說的道,同時又與“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的強名相聯通,實則更是對修行人得道狀態後的一種形象化表達。
現今可以從《道藏》中查閱到的《清靜經》的最早注本,乃是收錄於洞神部玉訣類的杜光庭著《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而據《道藏》所收白玉蟾分章正誤、王元暉注之《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經元代王大敘題識,稱此經之注解版本最早可見于司馬子署名。所言“司馬子”,當是唐代高道司馬承禎。司馬承禎曾受武則天的召請而至京都,入玄宗朝。以此推斷,《清靜經》在玄宗朝時期已經大面積流行。
另一方面,晚唐道教大家杜光庭在對《清靜經》進行注解的時候,曾大篇幅地引用《太上老君內觀經》《洞玄靈寶定觀經》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經典中的相關內容和主要思想。此外,《太上老君內觀經》中提到:“所以教人修道,則修心也,教人修心,則修道也。道不可見,因生而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不能長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內觀不遺,生道長存。”《太上老君內觀經》這一典型的從心悟道的思想,又與陶弘景所著《登真隱訣》中提到的“教人修心即修道也,教人修道即修心也”的思想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而《清靜經》中提到的身、心、道三者合一的關係,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登真隱訣》和《太上老君內觀經》思想的延續和再發展。
綜上所述,儘管《清靜經》以“清靜”二字為根基的立意點比較直白易懂,但其對道的闡釋以及對如何修道、如何得道的論述與其他道教經典別無二致。又因為其文字淺顯且通俗易懂,所以才能在廣大信教群眾中間廣泛流傳。
(道音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