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15
- 最後登錄
- 2024-1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1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MIC資通訊產業新興趨勢論壇:全球衛星直連應用發展趨勢MEMO-20240620
1. 多數新興衛星營運商聚焦低軌衛星,以提供衛星直連應用,初期可藉由少量衛星切入衛星物聯網市場,然面對即時性高之通訊服務(如語音、網頁瀏覽),仍需要完整的星座部署
2. 手機直列衛星應用以整合至現有手機。傳統衛星手機:陸上基地台僅能提供有限的通訊服務,偏遠地區則需使用衛星電話進行通訊,衛星通訊功能尚未整合至智慧型手機。手機直連衛星:手機直連衛星技術逐步成熟,智慧型手機可接收來自基地台及同步、低軌衛星之訊號,建立真正無死角之手機直連衛星服務。
3. 手機直連衛星為目前最具潛力之衛星直連應用,預估2032年用戶數將達到2.39億,市場規模將達到68.13億美元。
4. 天線功率、都卜勒效應為衛星直連發展關鍵。Starlink、AST Space Mobile增加天線數量以提升功率。都卜勒效應則藉由手機內的定位系統協助衛星事先針對訊號頻率進行補償。
5. 既有手機直連衛星可依使用頻段通訊協議分為三大類,分別為採用3GPP、Proprietary、3GPP NTN通訊協議。
6. Starlink、ASTS選擇與電信業者合作,採用地面頻段以提供衛星直連應用、Globalstar、Skylo(衛星服務整合商)採用衛星頻段以提供服務。
7. T-Mobile和Starlink推出「Coverage above andbeyond」計畫,T-Mobile用戶利用既有手機就可直接使用Starlink衛星網路服務,初期以簡訊功能為主。未來日本電信商KDDI、瑞士電信商Salt Mobile等7家業者亦可使用該服務補足偏遠地區通訊服務。
8. AT&T和AST SpaceMobile(ASTS)已宣布將推出手機直連衛星合作計畫,AT&T提供2,000萬美元的預付款項於該計畫,初期以簡訊功能為主。
9. 受限地面頻譜資源稀缺、以及手機硬體不改動的情形下,手機衛星通訊功能樣態將受到限制難以形成商模,故預估3GPP NTN為手機直連衛星長期發展途徑。
10. 遵循3GPP之IC設計業者,將其符合3GPP R17 NTN標準之基頻晶片,同時布局手機直連衛星、衛星物聯網兩大應用終端,擴展應用樣態。
11. 現階段衛星營運商作為衛星直連應用之核心合作角色,然受到衛星營運成本持續下降,可能驅使手機及電信業者具備自主衛星營運能力,於未來形成衛星、手機、電信業者相互競爭情況。
12. 隨著3GPP R17標準納入衛星通訊,其揭露之規格使臺廠有能力切入關鍵通訊晶片開發,短期晶片業者可攜手國內物聯網設備製造業者,建立衛星與地面整合之物聯網應用,擺脫衛星終端零組件代工之既定印象;中、長期則可面向衛星寬頻應用發展,車用、海事等領域具備發展潛能。
13. 於手機直連衛星方面,現階段商模尚未形成、收費機制尚未建立,其服務需求尚待觀望;於衛星物聯網方面,既有Iridium、ORBCOMM、Globalstar等衛星營運商,已占有全球衛星物聯網之主要營收,而未來透過低軌衛星提供物聯網服務之新興業者,預計到2026年不超過全球市場的20%,臺廠須從衛星物聯網應用窄門中找出合適商模以建立立足點。
僅供本公司內部同仁參考使用,非經本公司事先書面同意,禁止轉發或轉載第三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