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彰化開化寺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寺廟
現況地址:彰化縣彰化市光華里中華路134號
指定理由:
1.廟內立有清道光廿年「重修觀音亭碑記」,乾隆三十九年「渡世慈航」、乾隆五十九年「寶殿圓通」、道光年「慈心保赤」、道光十二年「聖德慈心」、同治十年「現大慈悲」、光緒十年「慈航普渡」等古匾及古聯對,均屬重要文物。
2.開化寺位居彰化城之中央位置,主體建築兩側受限於土地利用的關係,因此基本上呈現出街屋式廟宇的原型。開化寺是彰化的第一座寺廟,有見證彰化傳承歷史之重要代表性古蹟。
簡介:
「彰化開化寺」原名為「觀音亭」,始建於雍正2年(西元1724年),時距彰化設縣不久,一切規章制度尚未建立,政教文化也未起步,由當時知縣談經正創建,位於現今的所在地「彰化縣彰化市中華路134號」。
開化寺為彰化縣的第一間寺廟,建置時間甚至早於縣署廳舍,故有「創於城池官舍之前,而為政教文物之所自始,寺廟壇所最先者也。」之說,雖然開化寺是一座民廟而非官廟,卻是一座由彰化「開彰第一縣公,首建開彰第一寺院」的寺廟,由於供奉觀世音菩薩是當時來自各個地區各階層之移民,所能接受的少數共同信仰之一,基於大環境安定理由,縣署必然慎重其事的籌畫於最先,故碑文中有曰:「斯亭之繫於吾邑,顧不重哉」之語。
寺廟曾在乾隆18年(西元1753年),由彰化街民集資修建,後於乾隆58年(西元1793年),開化寺因「林爽文事件」被焚毀後,由時任廟宇董事的黃元世、王光寅發起重修。道光18年(西元1838年)因寺廟破舊,而進行整修,完成後奠定現今「三殿二進」的寺廟格局。
道光28年(西元1848年),彰化鹿港地區發生大地震,三川殿倒塌,由陳員吉與林文查出面整修,咸豐10年(西元1860年)的一場火災,受損嚴重,由黃鏞、曹回祿發起再建,以及之後在同治元年(西元1862年)爆發的「戴潮春事件」導致開化寺破損,期間因逢民亂政治不安定,故延至同治8年(西元1869年)才重修完成,此次重修全部在舊有的基礎上新作,故石作大都為舊物,也成為現今開化寺的主要廟貌。後在日治時期的大正5年(西元1916年),彰化實施「市街改正計畫」,開始開闢道路,開化寺的三川殿及前庭等被拆除,於大正8年(西元1919年)前完成重修及重建山門。民國34年(西元1945年)彰化市再遭轟炸,正殿、後殿及牆門受損,光復後民國35年(西元1946年)才開始進行修繕、民國58年(西元1969年)、民國88年(西元1999年)皆有重修。
開化寺至今已有接近300年之歷史,現今供奉觀音、十八羅漢、三官大帝、註生娘娘、痘公痘婆等,寺廟內保存多個清治時期留下之匾額,以及多項歷史文物,在民國74年(西元1985年)被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6年(西元1997年)<<文化資產保存法修法>>暨<<文化資產保存法施行細則>>修訂後指定為縣定古蹟。
(彰化縣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