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3-23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804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73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神形兼備,道教養生原來是這樣
幾千年來,道家的養生思想自成體系, 獨樹一幟,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道教養生學注重現實的存在,重視生命本身,愛氣養神。其養生思想,具體說來有以下內容。
一、重人貴生的養生思想
「重人貴生」是道家養生思想基礎。《道德經》第二十五章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認為人應該重視軀體和熱愛生命,提倡樂生、重生,將煉養身軀以求健康、長壽作為道家養生追求的終極目標。
道教主張:尊重人類自身的生命價值,反對輕生自殺,也反對殺害他人,要求潔身自好,修身養性,追求長生;尊重動物生命,認為一切血性之物,皆有靈性,即有道性;尊重植物的生命,認為植物和人一樣具有靈性;尊重人類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正如《度人經》云:「仙道貴生,無量度人」。
在道教看來,人要想做到健康長壽,首先應當從重視、尊重自己的生命和養護自身生命和軀體著手,注意現實的自身鍛鍊和養護。為此,東漢時期的道教最重要的經典《太平經》提出了重命養軀、樂生惡死的主張。《太平經》認為:「凡天下人死亡,非小事也。一死,終古不得復見天地日月也,脈骨成塗土。死命,重事也。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
通過什麼來致長壽呢?《太平經》提出:「得長壽者,本當保知自愛自好自親,以此自養,乃可無凶害也。」也就是說,人應當對自身性命軀體加以重視愛護並加以自我鍛鍊和養護,才能夠求得長壽。這是一種積極的古代養生認識。
《周易參同契》云:「將欲養性,延命卻期。審思後來,當慮其先。」《老子河上公章句》認為「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法如是,乃為真人。」西晉著名養生家葛洪更指出:「夫陶冶造化,莫靈於人,故達其淺者,則能役用萬物,得其深者,則能長生久視。知上藥之延年,故服其藥以求仙。知龜鶴之遐壽,故效其道引以增年。」
道教養生家的論述,反映了一個主旨:即要尊重人的生命,重視養生,以主動精神去探索和追求健康長壽。
「重人貴生」既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重要命題,也是中國道教養生文化的基礎和出發點。
二、「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積極養生思想
魏晉時期出現的道教重要經典《西升經》中說:「我命在我,不屬於天地。」《養性延命錄》也說:「夫形生愚智,天也;強弱壽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人生而命有長短者,非自然也。皆由將身不謹,飲食過差,淫佚無度,忤逆陰陽,魂神不守,精竭命衰,百病萌生,故不終其壽。」道教認為人的生死命運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克服身心固有習性,使之逆反後天規律,延緩衰老病死自然進程,達到頤養天年,健康長壽。
道教主張要打破以往人們對生命的不可逆轉的認識誤區,將那種對自然規律的無奈,恐懼,和聽之任之的消極態度轉化為主動的掌握生命根本的慧力。古仙說:「我命由我不由天,還丹成金主億萬年!」人類應當積極努力向上,逆反天地規律而煉化自己的生命本真,使之返還先天,虛無自然,和於大通,享受逍遙自在的人生,是自然賦予人類基本權利。重新認識自己的關鍵在於勇於實踐,破舊脫俗,提升境界。
道家相信人的生死命運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主張「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強調個人應主動不懈地修養以臻長壽, 而否定聽天由命的消極思想。這種生死觀看似「反乎自然」, 實質上是最高層次的「順應自然」, 這也是道家注重養生術發展應用的重要思想基礎。
三、重視修德的養生思想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中說:「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是德之體,德是道之用,道因德而化生大千世界。自然而然的宇宙運化法則就是道,以有形之品物來彰顯宇宙運化法則就是德。
人的德,本得於道,心慈行善最近於道。故《道德經》七十九章說:「天道無親,與善人。」人若想 長壽,就應當心慈行善;而心毒行惡則遠離「天道」,就會減壽損年。如《抱朴子》中說:「人慾地仙,當立三百善;欲天仙,立千二百善。」「若德行不修,而但務方術,皆不得長生也。」《抱朴子養生論》亦說:「行欺詐則神悲,行爭競則神沮;輕侮於人當減筭 ,殺害於物必傷年;行一善則魂神樂,(魂神好生),構一惡則魄神歡(魄神樂死)。常以寬泰自居,恬淡自守,則身形安靜,災害不干••••••養生之理盡於此矣」。因此,人應當心慈於物,與人為善,以進於道, 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目的。
道家在養生觀上既主張以德養生,修身養性,又要求人們在精神情緒方面處於安靜、樂觀、沒有過分欲求的狀態,做到心胸開闊、性格爽朗、不圖名利、排除私心,從而達到長壽之目的。通過調控意識活動而達到對人體生命過程的調節與鍛鍊,得到心神的修持修煉。
道家的養生觀是一種以健康生命為基本,進一步高尚人格,圓滿操行,升華個體的物質生命和精神生命的養生觀,既重視自然無為,體現了無為與有為的辯證認識,也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的積極養生態度,表現出其順其自然、不驕不躁、清心寡欲、安命無為的生命態度。
四、 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養生思想
《道德經》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道」,指天地萬物的本質及其自然循環發展的基本規律,或基本法則。道家強調,人的生命活動要符合自然規律,要順其自然,才能夠使人長壽。順其自然,是道家養生的根本觀點。道教養生思想以「天人合一」論為核心,反映了道教養生家們在養生實踐中對人與自然關係的認識。
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乃是通過對社會矛盾的觀察和思考提出來的。無論在政治或人生態度上,都主張自然無為,即依靠自己的力量,自發地達到生存和發展的最佳狀態。這種觀念稱為「生態智慧」。「是謂深根固抵,長生久視之道。」 這說明人的生命活動要符合自然規律,「道」與「生」相守,「生」與「道」相保,二者不能分離,得「道」即可長生,違「道」只能短壽。這是道家養生思想的根本觀點。
道家認為人體的內環境系統與外部客觀自然環境系統是統一的,它們有共同的生成、變化、盛衰規律:「人者,乃象天地,四時、五行、六合、八方相隨,而一興一衰,無有解已也。故當豫備之,救吉凶之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理不忘亂,可長久矣。」
道教養生家繼承了《黃帝內經》提出的「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以養生治生的主張,並貫徹於養生實踐之中。道教的很多煉養方法都十分強調按季節、月份、時辰進行修煉,而服食養生和房中養生也很講究時間性和季節性。日常攝養衛生之法更有一系列對時間和環境的考究。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源,都是由道教的天人合一觀決定的。
道教養生家認為人體與宇宙是同構的。不僅人的身體器官構造與宇宙結構相應,而且通過陰陽五行八卦等符號體系,將天人結構巧妙地組合在一個同構體系中。在他們看來,宇宙是一個放大的人體,人體是一個縮小的宇宙。《周易參同契》利用陰陽五行理論闡述了這一觀點:「觀天之道,執天之行。遂借天符之進退,陰陽之屈伸,設為火候,法象示人。蓋天地儼如鼎器,日月乃藥物也。日月行乎天地間,往來出沒,即火候也。人能即此,反求諸身,自可默會火候進退之妙矣。」
道教養生思想認為,自然界是人類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產生, 按照其客觀規律發展變化。這主要包含兩個方面:
(1)是從「人天同律」的思想出發,主張養身必須自覺地保持與自然規律的一致性。《鍾呂傳道集》說:「氣液升降為天地之陰陽,肝肺傳導若日月之往復」,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觀法則。既然人天同律,那麼人體作為一個小宇宙應當與天地這個「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從「人天同構」的理論出發,主張人體養生必須自覺地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在道家學者看來,人和物一樣,都是由氣構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進行物質(氣)交換。《抱朴子•至理》也說:「人在氣中,氣在人中,自天地至於萬物,無不需氣以生者也。」這都從一個角度告訴人們,氣構成了人體,人們要實現養生,必須自覺地與外界進行物質(氣)交換,使人體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斷地從自然界獲得有益於生命的精氣。
五、清靜無為的養生思想
清靜無為是道家養生的基本思想。 清靜,在這裡主要指的是心神寧靜;無為指的是不輕舉妄動。具體地說,就是《道德經》所謂的「少私寡慾」,因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宜「致虛極,守篤靜,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其根,歸根曰靜」。人之神靜,有如濁水,靜之徐清。《莊子•天道》雲;「水靜猶明,而況精神」、動則無為,……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這種清靜無為以養科長壽的思想,一直為歷代道教養生家所重視,浸透到養生學中的養精神、調情志、氣功導引、健身功法等各個方面。
老子倡導的清靜無為的養生思想,其精髓可用八個字來概括: 「少私寡慾」 「無為處世」。前者為內涵,後者為方法。
清靜。老子認為「重為輕根,靜為燥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老子不僅主張為政應求清靜,人生的活動也應在煩勞中求靜逸。在繁忙中靜下心來。故宜「致虛極,守靜篤」。老子認為,萬物的根源是「虛」﹑「靜」狀態的。面對世事的的紛爭,能夠致虛守靜,就可把握根本。他極力倡導「無欲」、「無求」、「無知」、「無為」的思想。其意是指要淡泊無為,無憂無慮,返撲歸真,處於自然狀態,保其精神,全其性命。
無為。《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天下萬物在生生化化中反覆運轉,但無論怎樣運轉變化,都是源於「道」的本體,事物的對立面正好體現了「道」的運動。這句格言告訴了 「有道無」又從「又到無」的深刻哲理。指導人們共同實現「無中生有」、「有生萬物」的目的。
《道德經》說:「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其義是修道者要天天反省自己,減少雜念,減少再減少,直至沒有雜念,就能達到清淨無為的境界。無為而無不為是道家名言。不能望文生義,要領悟它的精神境界。
「無為處世」的含義有如下三點。
無為是相對有為而言,含有一種相生相成的道理;
無為並非不為,而是不妄為,即按客觀規律辦事,不勉強作為;
無為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在現實生活中,可以沒有貪慾、雜欲,但不能沒有發展。沒有雜欲是一種美德,但創新是一種社會責任。若僅僅滿足安貧樂道,止步不前,幸福的空間只會越來越小。把「無為而無不為」理解為在「在無為中生存,在有為中發展」。才能有健康的身體,穩定繁榮的生活。
六、貴柔守雌、返璞歸真的養生思想
貴柔守雌是道家養生的重要思想。老子在實際生活中觀察到,新生的東西是柔弱的,但卻富有生命力;事物強大了,就會引起衰老、衰敗。他在《道德經》中指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如果經常處在柔弱的地位,就可以避免過早地衰老。所以,老子主張無欲、無知、無為,回復到人生最初的單純狀態,即所謂返璞歸真。
道家主張,通過自身的修行和修煉,抱道守真,怡養生命的真元,要淳厚,要儉樸,與道相合。在生命修煉過程中,要在良好的心性根基上,把已耗散的生命元氣通過修煉進行修復,使身體健康。進而通過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等內煉功夫,使生命回歸到真道的狀態,「成仙得道」。
道家養生思想對人們在生活上的首要要求就是:少私寡慾、恬淡自樂。道家認為,唯其如此,方能保持身心健康。老子認為,五音、五色、五味等物質享受是有害無益的:「五色令人色盲,五音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政獵,令人心發 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過分追求色彩的享受,視覺器官長期受到絢麗色彩的刺激,必致視力減退;整日追求美味佳肴必定導致食慾減退;縱情於騎馬打獵,當然將心神不寧;刻意追求稀世珍寶,難免使得行為敗傷。因此,道家主張見素抱樸, 少私寡慾,去甚, 去奢, 去泰。
老子認為追逐榮利, 嗜欲過多, 都是招災惹禍、百病叢生的根源。莊子也認為: 養生莫差於養精寡慾, 他將酒色過度視為養生的畏途, 飲食之間, 而不知為之戒者, 過也; 形用而不休則弊也; 精用而不已則勞也。因此道家在養生方面認為驕奢淫逸,放縱肉慾,都將嚴重地損害健康,只有恬淡自樂才是健康長壽之本。
道家貴柔守雌、返璞歸真的思想, 不是簡單地退回到原始狀態, 而是在新的層次主動應自然, 是追求健康、和諧、文明的生活。
七、神形兼備的養生思想
《黃帝內經》指出:「形乎形,日冥冥。問其所病,索之於經,慧然在前,按之不得,不知其情,故曰形。」「神乎神,耳不聞。自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供視獨見,適若昏,昭然獨明,若風吹去,故曰神。」也就是說,「形」就是現實的可感知的人體,「神」則是可悟而不可見聞的精神意識。對於二者關係,《內經》認為神依賴於形,形又以神為生命標誌。它在回答「何者為神」的問題時指出:「血氣已和,營衛已通,五藏已成,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百歲,五藏皆虛,神氣皆去,形骸獨居而終矣。」
莊子也倡導:去物慾致虛靜以養神,也不否認有一定的養形作用。《莊子?刻意》說:「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所好也」。
道教經典《太平經》認為,「精神消亡,身即死矣」。它繼承先秦兩漢養生家守神養形的主張,提出「獨貴自然,形神相守」的見解。由此出發,《太平經》主張採用「守一」的養神練氣方法來養生:「古今要道,皆言守一,可長存而不老。人知守一,名為無極之道。人有一身,與精神常合併也。形者乃主死,精神者乃主生。常合即吉,去則凶。無精神則死,有精神則生。常合即為一,可以長存也。……故聖人教其守一,言當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來,莫不相應,百病自除,此即長生久視之符也。」
西晉葛洪在《抱朴子》一書中,則將「形」比作堤,「神」比作水,以此來說明「神舍於形」的關係。同時,他又用燭和火的例子來闡明形與神的依附關係。他在《抱朴子至理》中指出:「夫有因無而生焉,形須神而立焉。有者,無之宮也。形者,神之宅也。故譬之於堤,堤壞則水不留矣;方之於燭,燭糜則火不居矣。形勞則神散,氣竭則命終。」
道家的養生可以分為形養和神養兩大類。形養就是合理地、科學地生活, 特別要節制各種欲望, 食色二欲尤其節制;神養重於形養, 以神養為根本, 以形養為基礎,形神兼養的思路。
八、元氣為根本的養生思想
老子曰:人生大期,百年為限,節護之者,可至千歲。如膏之用,小炷與大耳。眾人大言而我小語,眾人多煩而我少記,眾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錄之業,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為不死之藥,天下莫我知也。
在老子看來,人的壽命是和元氣汲汲相關的,一個人如果元氣沒有了,自然壽命就盡了。所以,我們經常會用「元氣大傷」來形容一個人身體受到重創。而一個人如果可以一直維護著自己體內的元氣,做到不生氣、不泄氣、淡然處世,養蓄體內之氣,自然可以長命百歲,甚至可以達到千歲。
道教理論認為天地生陰陽,陰陽交合,乃生萬物。「啟陰感陽,分布元氣,乃孕中和,是為人矣」。這就是說,人的情性形命皆稟自元氣。元氣是人的生命之源、生命之基、生命之本,是人體健康的原動力。元氣充裕則身體健康,元氣不足或受損則生病,元氣耗盡則死亡。元氣的盛衰決定了人的健康和長壽。故而道教養生以煉養元氣為根本,無論是導引行氣、服食藥餌、房中補導還是日常衛生,目的無不在於鍊氣養氣,使人體元氣充實,精神旺健,最終達到健康長壽、長生不死的目的。
道教視精氣神為人身三大寶。精,指人身之精、血與津液;氣,指宗氣、榮氣與衛氣;神,指人的思維功能與意志活動力。精氣神三者之精為有形之體,氣無形而為精之御,神無質而為精與氣之用。修煉到三者合一,即可達於容顏浸潤,肉滑如怡,骨節堅強,去老還童之狀。
所以,道家養生修行中,不但要善於養形、養神,還要善於養氣,才能使人延年益壽。正是由元氣論而導引出了吐納、內丹等練氣功夫,以此打通經脈,就是為了行氣,而行氣則是為了修煉精氣神。
(地產風水專家易博士)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