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教神仙那麼多,你為什麼喜歡呂祖呢?
道教是一個多神信仰的宗教,上至宇宙生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長里短,在道教神仙體系中均能找到與之職能相關的信仰物件。不僅如此,在數千年的發展歷程中,道教所信仰的神仙物件和神仙職能也隨著時代變遷而發生著變化。在一定程度上,神仙信仰的普及程度代表著道教的發展狀況。
在擁有眾多神仙的道教神譜之中,有一位瀟灑公子至今仍受到舉世的信奉和崇敬,他便是八仙之一呂洞賓。
相比起八仙中的其他幾位,呂洞賓的名號更被人熟知,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與其修真度人故事相關的民俗諺語,如“狗咬呂洞賓”“黃粱美夢”等等。五湖四海華人所居之地,皆有呂祖信仰流傳。於是不禁要問,相比起道教中的眾多神仙,呂祖為什麼能受到道人與百姓們的這般崇奉呢?要述其根底,則需要從呂祖傳世的神仙故事中一探究竟。
在典籍記載中,呂祖本是一位風度翩翩的俏公子,因在趕考途中得遇鐘離權祖師點化,借黃粱一夢的契機得悟仙道,從此脫了凡人骨相而一心修真。但成仙得道的呂祖並沒有只做一位逍遙神仙,雖已是超越人間苦樂,但他卻心系天下蒼生,誓言要度盡世上苦難之人。這份度世的責任,遂成為後代修道人的宗教理想。呂祖之功行,恰恰是道教所強調的自我修真與濟世利人兩方面的典型代表。
以個人修真而言,道教從未偏執地強調入世或出世之一方,而是在告訴人們不論是在人間煉性還是在世外歸隱,都要做出符合當時心境自然的選擇,並且道教所言之“隱”一定是與入世相輔相成的。呂祖之所以能明悟大道,並非是因為仙人點化,而是在融進了一生榮華富貴、生老病死等等人生無常的黃粱夢中悟出了修行的道理,所以經文中稱為“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此處中心詞在於“覺”與“忘”兩個字。能覺醒人生虛幻之夢,並把曾經的貪嗔癡等妄念統統忘掉,由此才能轉身做一個逍遙的修行客。
曹雪芹著《紅樓夢》中,開篇便寫道那跛足道人唱了一首《好了歌》,點出雖然世人都明曉做個逍遙神仙的好處,但唯有世上功名、金銀、嬌妻和兒孫忘不了。之所以忘不了,是因為放不下心中的貪戀,沒有從執迷之中覺醒。天地萬物都受制於陰陽輪轉,世上有生必有亡、有樂必有憂,當人們一心只留戀生時的歡樂,貪圖的欲念充斥著內心,所以才無法接受失去時的必然結果,並由此產生無邊苦海且自身無法脫離。
相比起芸芸眾生,呂祖僅在一頓黃粱飯的時辰中便悟了人生悲喜皆是一場大夢的道理,此刻的所貪所著都不過是短暫與虛妄,唯有明白無常才是唯一的恒常,才不會讓身心俱在愛河之中流浪翻滾。呂祖能夠悟道,便在於他覺破了人生如夢,與其去做那迷惑身心的紅塵人間事,不如證悟這天地悠悠大道。呂祖忘掉的既是紅塵中的諸多纏繞,更忘了自己心中的欲求和執著。忘塵是斷外緣,忘我是斷內緣,內外兩不相染,便是清靜潔明之體,此謂之神仙也。
道教供奉的神仙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由先天道炁化生,為方便度化世人而成有形有相之體,屬於從神到人的過程;一類是由普普通通凡人之軀因證悟仙道、德彰千古、濟世有功等人間功行,後世人等以之為效法楷模,由此而位證仙階並受到萬世敬仰。此雖分為兩類,卻有著同一之本,即度人也。呂祖傳世故事頗多,中心要義不離“度人”二字。不論是只談論一己之修行,還是涉及到整個宗教的教旨大義,慈悲度人始終是跳脫不開的主題。
宗教修行何以把度人功德放在首位呢?此與前者所言自修的道理本是同源。面對人間紅塵的種種誘惑,悟性高明者可以及早醒悟而脫離苦海,但更有多數人等不明往日癡迷,即便身心遭受苦憂劫磨也不明白根源何在,所以便有諸多修行之人本著太上慈悲宏願,願以自身所修證的道理教以世人,使其明白萬事因果,從而可以棄惡行、為善念。呂祖寶誥中有一句“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按字面意思來解,不論胎卵濕化何種精靈魂魄,凡是有心求善而不得者皆可以呼喚祖師的姓名,祖師必然有感而應前來救贖。道教所提倡的神仙信仰,一大意義則在於為眾生提供出離苦難的方便法門。神仙不僅僅只是世外的超然,而更要具備救度的慈悲,百姓因對其虔誠信仰而可脫離苦海。以此來觀之,以呂祖為代表的道教神仙信仰,便具備了更現實的社會意義。
通過信奉某位神仙祖師並以其為修學的榜樣,一則可使人內省於自身,及時懺悔身心業障,可以不落三塗五苦,得見永恆逍遙之樂;二則在於使人人皆有向善之心,可以做到正己而樹人、斷惡以修善;三則來說,對歷代聖真的推崇,實則是對本教、本宗、本民族文明的追溯,前以祖師為依託,今以自身為傳承,後以子孫為希冀,通過代代相傳而保證了文化血緣的火種。
呂祖尊曰“興行妙道天尊”,意指要實現人人皆可悟道的妙世。道教以大道為教化,神仙信仰是教化方式之一種,呂洞賓也只是道教諸多神仙中的一位。若能因信仰聖真而明徹人生要義,則屬教化之大要了。
來源:道音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