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肺癌篩檢發現「肺部小結節」怎麼辦?醫列「4種情況」有機會自己消失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7-30 19:59: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肺癌篩檢發現「肺部小結節」怎麼辦?醫列「4種情況」有機會自己消失

優活健康資訊網/馮逸華
2024.07.30 09:00
   


癌症連續42年居國人10大死因之首,肺癌20年以來長居排名第一,肺癌病例持續增加,其中約7成為肺腺癌。但在台灣肺腺癌患者中,超過9成女性和約4成男性不抽菸,基因變異和環境因素也可能導致肺癌。醫師建議,即使無家族史或不抽菸者,也應考慮進行肺癌篩檢,並定期追蹤肺部小結節。



聯安診所胸腔科醫師蔡哲龍表示,近年來罹患肺癌人數比例高居不下,且其中有將近7成為肺腺癌。肺癌分為小細胞肺癌及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如鱗狀上皮癌、肺腺癌、大細胞癌。抽菸與小細胞癌與鱗狀上皮癌則有較大的關聯。



不抽菸、吸二手菸也會罹肺腺癌
不過蔡哲龍指出,在台灣肺腺癌患者中,女性有9成以上不抽菸、男性也有4成左右不抽菸,可見除了抽菸、二手菸外,還有其他內在基因變異或外在環境因素導致肺癌。例如:已有許多研究證實,亞洲女性基因較可能產生基因變異;台大公衛研究團隊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高濃度PM2.5與國人罹患肺腺癌相關。

因此,蔡哲龍建議,即使無肺癌家族史、不抽菸或甚少下廚的民眾,也需考量進行肺癌相關篩檢。在篩檢過程中如有發現肺部小結節,定期的追蹤更是重要。



肺癌篩檢可早期發現3類結節
蔡哲龍說明,胸部X光檢查不易發現1公分以下的肺部小結節,需使用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LDCT)才能揪出。肺部小結節依密度特性,分為實心、部分實心與非實心3類,一旦民眾進行該檢查,有檢出肺部小結節,建議處理方式如下:

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6毫米以下):一般建議1年內追蹤(或經專科醫師判斷可延至2年內追蹤)。除非再次追蹤時發現體積變化較大,否則一般來說無立即風險。
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6至8毫米):可能需要半年內密集追蹤。
8毫米以上實心、部分實心小結節:建議至醫院胸腔內外科門診進一步諮詢意見。
非實心結節:通稱毛玻璃樣影像,有可能是發炎、感染造成,通常3到6個月後追蹤有可能會消失。但持續存在非實心結節,則要有耐心的長期追蹤,有可能為分化良好或低惡性度的腫瘤。台灣現行指引為:
20毫米以下,1年內再追蹤
20毫米以上,6個月內再追蹤


提高肺癌存活率關鍵在早期發現
蔡哲龍提醒,民眾即便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檢出小於6毫米的小結節,卻往往忽略後續的追蹤與定期篩檢,甚至長達3、4年後才做第2次的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因此錯過早期發現與早期治療的最佳時機。

他強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正是提高肺癌存活率的關鍵。根據統計,即使同樣是第1期肺腺癌,結節大小還是有差異,以小於10毫米的結節來說,其5年存活率高達9成,因此及早介入治療肺癌才是關鍵。


蔡哲龍舉例個案說明,39歲的莫小姐不抽菸亦極少下廚,平時則習慣搭乘捷運上下班,生活及飲食習慣品質尚佳。於聯安診所健檢時,檢出5毫米毛玻璃狀結節,後經持續追蹤,她在1年後轉診至醫院進行手術切除。術後病理切片診斷為第1期肺腺癌,為家族3等親內,第1位罹患肺癌者。術後恢復良好,日常活動情形與一般人無異。

蔡哲龍提醒,隨著年齡增加,肺癌的風險也遞增。上述莫小姐的案例顯示,肺癌難以預防,但適時透過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掃描篩檢,可以及早發現肺部異狀,早期發現有助於患者在肺癌初期就接受治療恢復健康。建議民眾積極接受肺癌篩檢,保障自身肺部健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6: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