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近3成癌症帶MYC基因變異 國衛院新藥實現重要突破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8-9 12:00: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韋彤報導


阻斷癌細胞生長原料來源,國衛院發現可促進MYC癌症驅動蛋白質降解的標靶新藥。

癌症的發生是由於細胞基因變異,導致細胞不斷增生。然而,許多致癌基因及其驅動的癌症蛋白質雖然已被研究多年,但因其蛋白質特性難以製成藥物,例如MYC基因。根據國衛院的最新研究,約有28%的常見癌症如肺癌、肝癌、乳癌、淋巴癌、攝護腺癌和子宮內膜癌,都帶有MYC基因擴增或變異,這導致癌細胞快速增生,術後復發率高,病患的整體存活率因此下降。

國衛院成功研發新型標靶藥物
國衛院最近成功研發出一種新的標靶藥物DBPR728,這是一種小分子口服激酶抑制劑,能夠促進MYC驅動蛋白質的降解,抑制癌細胞的失控增生。這項研究成果發表於美國《Molecular Cancer Therapeutics》期刊,並被選為封面文章。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團隊包括紀雅惠研究員、葉燈光副研究員、陳炯東研究員及張竣評博士等人,利用極光激酶A穩定MYC蛋白質的特性,設計出破壞兩者結合力的小分子化合物,造成MYC蛋白質被帶入細胞的蛋白酶體進行降解。

癌細胞常見MYC基因變異
MYC基因變異在癌細胞中常見,其功能是作為轉錄因子,協助轉錄生成許多細胞進行糖酵解作用所需的酵素。這讓癌細胞能夠快速生長並獲得大量能量,進而提高術後復發率,降低病患的整體存活率。雖然MYC蛋白質對癌症的發生及維持相當重要,但其蛋白質結構難以解出,導致抑制其功能的小分子化合物設計困難。

具特殊前體藥物設計 效果顯著
國衛院團隊的研究顯示,DBPR728具有特殊的前體藥物設計,經口服進入腸胃道後,在腫瘤中的濃度比其他類似藥物高出許多,並可逐漸在腫瘤釋放出活性藥物,維持有效濃度及生體利用率,促使腫瘤消退。在多種具MYC基因擴增或高表達的異種移植腫瘤小鼠動物模式中,如小細胞肺癌、三陰性乳癌、肝癌等,皆證實DBPR728能夠有效抑制腫瘤生長,部分異種移植腫瘤在停藥後3個月內甚至未發現復發跡象。

此項技術已獲得中華民國專利,全球專利佈局也在進行中。未來,國衛院期望能與生技公司合作,完成技術移轉及臨床前毒理試驗,進一步進入臨床試驗,為癌症精準醫療標靶藥物提供另一項強而有力的治療選擇。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 21: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