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4-18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640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天主需要子和眾信徒共同參與完成大使命
有教友提出這樣的好問題:既然天主全知全能,那爲什麽沒有親自來完成救贖人類,而需要派遣愛子主耶穌來完成?同樣地,依主耶穌的大能和全備的救恩,爲何需要洗者若翰先來修直衪的途徑,以及需要每個門徒都行動起來傳福音直到地極呢?
首先,我們應當承認我們受造物的認知有限,無法完全搞清楚天主的這許多安排;但從天主和主耶穌一貫的行事風格和作爲上,我們還是可以看到一些端倪的。這不是我們非要妄自揣測聖意,我們實在是應當像小孩子一樣,需要多了解爸爸的脾氣,才能少挨揍;完全不了解父子聖神三位一體真神的屬性和作事方式,將令我們處處碰壁,且不蒙悅納。正如主耶穌所講的:「你們求,必要給你們;你們找,必要找著;你們敲,必要給你們開,因為凡是求的,就必得到;找的,就必找到;敲的,就必給他開。」(瑪7:7-8)表明天主並非不願我們了解他的計劃,而是巴不得我們多了解一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清楚的了解天主的旨意所在,並予以執行。但要主開門,先要有「敲」的動作,表達你願尋求主的自由意志,有渴慕的心,這點主非常看重,他絕不強求人;你若邁出第一步,主就願意接納你,並將他的旨意和祝福像竹筒倒豆子般倒給你。
通過聖經,我們可以知道:天主是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是永存永活,獨一無二,無始無終,無所不在,全知全能,永不改變和行公義、施憐憫、信實的真神。在三位一體的格局中,天主的角色更側重於創造和公義,而施憐憫的部分主要體現在天主在公義必行後,便止息了「怒氣」,給天主的選民和人類的後裔以出路並施加恩典,譬如:天主行公義處罰了亞當和厄娃後,卻祝福了他們的後裔;天主行公義用大洪水處罰了人類的罪惡後,卻祝福了諾厄一家及後裔;大洪水退卻後,人類在美索不達米亞一帶建造一座高聳入雲的巴貝耳塔,天主便令他們語言混亂、四分五裂、分散全地,之後卻祝福了信德之父亞巴郎,怎樣向他起誓,立他為一個新民族的始祖,即將來要成為天主選民的民族的始祖,許下因他和他的後裔,天下萬民將要獲得祝福(創22:18);並由他的後裔中要生出一位「應得權杖者,萬民都要歸順他」(創49:10),他要使「救恩達於地極」的後裔(依49:6);此後天主還祝福了依撒格、雅各伯、若瑟,撒慕爾、達味和撒羅滿,等等,一再證明天主怎樣特殊地照顧了人類,以準備救贖人類的道路,更派遣子耶穌來人間,完成救贖他所愛及不肯放棄的人類,在因亞當和厄娃犯罪失去永遠生命和與上帝分離後,再次給我們人類一次重獲永生的機會,這是何等大愛。願我們能及時把握住這最終審判前僅有的、最後的機會,及時悔改歸主、與主和好、重新獲享與主同在的永遠的生命。
但對人類的這次最後的救贖不是白白的(對人類來說卻是白白的),需要一個極重的代價和犧牲來完成,需要進行一場公義的審判,需要一個十字架重新架起人和上帝之間和好的橋梁。這場大審判需要一個公義審判者和一個替人類代罪受死、本身又必須全然聖潔的「羔羊」,以滿全公義;然後在主耶穌複活的層面上,我們再同主一同複活,獲享永遠的生命。審判者自然是天主,那誰有資格擔當這「羔羊」呢?這個重擔責無旁貸地落到三位一體格局中主耶穌的身上,因天父全然了解愛子耶穌:他全然聖潔無罪、肯犧牲、順服父,且有父全備的救恩能力,並將人類最終審判的權柄交給了愛子主耶穌。這就是爲什麽天父不能親自來完成救贖,而需要派遣主耶穌來「代勞」完成救贖的原因。
而依主耶穌的大能和全備的救恩,爲何仍需要洗者若翰先來修直道路呢?洗者若翰能做這事,自然是天主賜給他的資格和能力,歸根到底還是天主的榮耀,同時也讓我們看到這是天主做事的風格:分工協作,互相效力。
我們知道:傳講福音最重要的就是遇見「好土」,而有悔改之心的地方,便是「好土」;馬爾谷福音第四章3-9節講到:「你們聽:有個撒種的出去撒種。他撒種的時候,有的落在路旁,飛鳥來把它吃了;有的落在石頭地裏,那裏沒有多少土壤,即刻發了芽,因為所有的土壤不深,太陽一出來,被曬焦了;又因為沒有根,就乾枯了;有的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它窒息了,就沒有結實;有的落在好地裏,就長大成熟,結了果實,有的結三十倍,有的六十倍,有的一百倍。他又說:有耳聽的,聽罷!」 那時,洗者若翰出現在猶太曠野宣講說:「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這人便是那藉依撒依亞先知所預言的:「在曠野裡有呼號者的聲音:你們該當預備上主的道路,修直衪的途徑。」(瑪3:1-3)這裏所說的「修直衪的途徑」:不是指真的要開山修路,而是指洗者若翰要先替主預備好順服的人心,以便主耶穌來傳道的時候,福音能直達人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洗者若翰在主前面來,就是爲主准備這「好土」和「直路」來的。
在現實教會中,每個屬靈的教友在世上的角色都是即相同又不同的,相同之處在於我們共同愛主,讚美主;所不同的是我們在教會中的職分功能有所不同,是教會肢體的不同部分,起不同作用,但又相輔相成;主耶穌是教會的頭,是主角;但基督的肢體需要我們眾教友組成,各自發揮各自的長處,發揮應有的功效來榮耀主一樣。由此可見: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在世上都發揮相符相承的功效,正所謂萬事互相效力,方能更好地達成目標;在福傳的大使命中,都有我們每個信徒發揮的作用點,也是天主賦予我們的福傳大使命重要組成部分,天主要我們每個信徒參與進來,這才是完成救恩計劃的真正意義所在;不能把責任都甩到主耶穌、洗者若翰、宗徒和神父身上,就完事大吉了;救贖的道路不能是主耶穌一個人走,需要我們每個人與他同行,悔改從自身做起,守好主的道,協力砥進。
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是主耶穌交給我們門徒的職責所在,主耶穌並沒有因爲自己能力大,就大包大攬;而每個教友共同參與的福傳才是主真正的美意,因主「不願任何人喪亡,只願眾人回心轉意。」(伯後3:9)在這美好的福傳過程中我們才能真正經曆主的各樣恩賜,達成每個信徒的成義和成聖,才能真正光榮主。
洗者若翰是主基督默西亞的先驅,他曾發出曠野的吶喊和震聾發聵的警醒:「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大山可以被挪移,滄海可以變桑田;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讓救恩的種子在每個人心田的「好土」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吧!我們是屬天的子民!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