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踩在父母的腳印上
我喜歡把腳踩在沙灘上,看自己留下的腳印,小時候,更喜歡把自己的腳,踩在爸媽踩過 的腳印上,一路跟著踩,跟著走,直到海中,爸爸的腳印消逝無蹤。
這段文字,寫於台南成大醫院的病房裡。媽媽在我身後,在病床上,正在抽痰,我只能背對。
旁觀者,不輕
旁觀別人受苦,真是件很難受的事,而那別人,許多時候會是家人,你無法輕易把眼光移開。因為是家人,你得關心,但關心讓你不開心,甚至擔心,那從來就不是件輕鬆的事,甚至是件太不能輕易處理的事。
而這讓我感到困擾,我會難受,我會不好呼吸,我會覺得自己很不好,我會想自己為什麼沒有讀醫科。
夜裡,兩點半,電話響,一開始,像在海裡,有海星在打電動,一顆星兩顆星得分的感覺,我在沙堆裡,我在沉船裡,我在海島上,我聽見自海底來的聲音,淺淺淡淡的,幾乎聽不見,因為海浪聲很高,蓋過那海裡被壓悶的高音。
但高音越來越高,頻率越來越急,我下床,搞不清楚方向卻又快速準確的拿起電話,那種不祥的感覺,瞬間襲來,抓住我的身體,在黑暗裡,我覺得我比黑暗還黑暗,恐懼,恐懼將要聽到的,還有恐懼那還沒聽到的感覺。
真恐怖,我不怕黑,但我怕看不清楚黑暗中將要發生的事,那通常不會是好事,尤其是家人的事。
「那是你家的事」
從十七歲我在南一中大門口右邊的漫畫店裡,聽到教官跟我說媽媽車禍病危,我收過四張病危通知,媽媽兩張,爸爸兩張。沒算進來媽媽的、由爸爸收的,還有三張。
我應該練習了很多次,但還是不夠純熟,不夠老練,不夠習慣。
我不愛提這些,因為或許從別人眼裡,「這是你家的事」,但我老實說,這個「你家的事」,常常對我而言,就是整個世界的事。
我們很愛在工作上面對不合理的狀況,就丟出這句「那是你家的事」。但當你真的面對你家的事,你會發現,其實,就算你在工作上再怎麼專業,你都不太能處理「你家的事」。
驚懼之淚
上次媽媽住院,我兩頭燒。因為女兒盧願也生病,感冒加玫瑰疹,兩週,又燒又哭的,和平常總是開心笑呵呵的她截然不同,而且因為生病難受,只有掛在人身上才睡得著,我就做了兩個禮拜人體床墊,同時在每一個抱著小盧願的時候,擔憂著媽媽,想著媽媽在我小時候生病時,是不是也這樣地抱著我?
而我,在她需要我的時候,抱著另一個女人,這樣對嗎?
在這些掙扎裡,聽妹妹回報每天媽媽的狀況,憂心地再出主意,聽到數字好一點就開心,聽說媽媽精神不好就禱告,一直禱告,但心裡還是不夠踏實,甚至拜託高中同學每天去醫院探視,再和醫生討論。還好,在住院一個多禮拜後,媽媽出院了。
那,這次呢?兩點半的電話裡,媽媽吐了,連拿水杯的力氣都沒有,我也失去一夜的睡眠。
儘管本來這夜,妻因為我連日陪盧願睡,兩小時就得起來一次,加上工作多比較累,特地要我去隔壁房間自己睡,但這通電話,讓我也睡不去了,只能枯等天明。
天亮,送急診,我衝高鐵,成大醫院裡,檢查頻頻,發燒,白血球到一萬五,肺部發炎,泌尿道感染,住院。
我很怕住院,因為以前關於家人住院的所有記憶會一起回來,那些凌晨空寂只有嗶嗶聲響的走道、那些半夜瞇著眼捧著滿是血的尿布,到護理站秤重量好記錄父親內出血的記憶,全都一起回來。就算閉上眼睛,影像就在面前,深夜裡明亮的醫院走廊,靜寂無聲中,只有我一人的拖鞋聲,比日常獨自的跑步還孤單。
用跑步確定生命徵兆
每次家人住院,總是生命徵兆處在一個不確定的狀態裡,我總是在那許多不確定裡試圖找尋確定,而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跑步。
我總會找出一個小空檔,在醫院附近跑,因為當我跑,我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好像可以掌握些什麼,好讓那些我根本掌握不了的,稍稍能夠忍受一些。
明明我陪著家人住院,但我感覺像自己一個人,一個人面對另一個人的可能不見,一個人面對未知,面對害怕,面對那不想面對。
跟跑步一樣。
你總是不知道自己今天會跑得怎樣,呼吸順不順暢,膝蓋會不會痛,天氣會不會太熱會不會太冷,會不會忽然不想跑下去。跑在成大的校園裡,每個學生都有目的地的往前走著,去約會,去上課,去吃飯,去逛街,去找女朋友,去分手,似乎只有我沒有目的地的繞著校園跑,望著他們,我漫無目的地的跑著,而這無目的地,說不定就是我的目的地。
因為當我又克服一次原本我不確定的跑步,我好像就比較確定點什麼了,那讓我有點安全感。
好像,我確定我可以。
把腳踩在父母的腳印上
這次當我意外地在醫院裡看著《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這本書時,我意外的發現生命曲線的重合,意外的發現那些意外,一點也不意外。
原來,每個人面對父母的年老變化,都會趕不上變化,趕不上準備好面對,趕不上最後一面。
我想起,有個夜晚,父親每隔十五分鐘,就會喊我的名字,當我趕到他床邊,他會要我讓他坐起來,當我使勁抱起他、讓他坐起來後,他會說要站起來,當我把他硬是自床上抬起,我必須把他靠到自己身上,因為他已經渾身失去力量,而當他兩腳著地站起來後,他又會說要躺下來,會斥責我為什麼不讓他躺下,當他躺下後,稍平靜,我再爬回樓上臥室,闔上眼,但睡不去。
十五分鐘後,父親又會呼喊,我再重複上面動作。如此反覆一整晚,直到天明,躺在床上的我心裡納悶,父親已經毫不進食,怎麼突然如此有精力呢? 而我好累,這樣的日子,我有辦法再過一個禮拜嗎?
第二天,父親就離開了,那晚是我擁抱他最多次的日子。
也許就像跑步,是如此個人,沒有標準,沒有對錯。你和父母最後的日子,總是有太多遺憾和難以負擔,而那難以負擔又會變成遺憾,那遺憾有時也會變成難以負擔,就跟跑步時的喘氣和痠痛一樣,你得接受,並且想辦法,因為這是你的路,沒人可以幫你跑。還有,終點,看來遙遠,但也可能臨在眼前,一不小心,又變成已在身後,你只來得及淚流。
《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這本書,是一個在人生路上和父母跑過的跑者誠實的說法,你可以聽聽,可以對照,可以學習,可以安慰,可以當做教科書,可以當聖經,卸下自己的內咎,也可以扛起自己該有的思念。
我喜歡把腳踩在沙灘上,看自己留下的腳印,小時候,更喜歡把自己的腳,踩在爸媽踩過 的腳印上,一路跟著踩,跟著走,直到海中,爸爸的腳印消逝無蹤。
看著《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彷彿看到沙灘上另道足跡,彷彿臨場看著另個人正把腳踩在父母的腳印上,看他思索著,一邊仔細看自己的腳步,一邊小心翼翼地和父母的腳印相合的樣子。
也許一路延伸,一路消失,直到那條海與陸的界線。
也許,以後盧願也會想踩在我的腳印上,也許我的腳印也將陪伴她一路,一路延伸,並一路消失。
好了,我要轉身,找媽媽了。 文/廣告導演 盧建彰
本文摘自《面對父母老去的勇氣》推薦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