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19歲女大生染惡病一天腹瀉超過5次 「人糞篩出好菌」移植救一命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8-27 18:31: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9歲女大生染惡病一天腹瀉超過5次 「人糞篩出好菌」移植救一命

匯流新聞網/陳 鈞凱
2024.08.27 02:34
   

19歲女大生染惡病一天腹瀉超過5次 「人糞篩出好菌」移植救一命 227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每天拉肚子超過5次,苦不堪言!一名19歲大學女生,就因為潰瘍性結腸炎控制不佳,反覆感染困難梭菌,雖然抗生素治療有效,但短短二年之內反覆復發三次,血便、拉肚子、總覺得想大卻大不出來,最慘時一天要跑廁所拉肚子超過5次,嚴重影響生活,所幸在接受微菌治療,從健康人身上收集而來的糞便中篩出好菌,之後再利用大腸鏡移植進體內,改善腸道環境,三個月後症狀完全恢復正常。

林口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今(27)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最新醫療成果,宣布從2019年迄今,跨院區、跨科別已成功完成218例微菌叢治療,患者年齡範圍涵蓋3歲至99歲,治療成功率接近9成,且三個月內復發率明顯低於抗生素治療。


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人體腸道內有超過百兆數目的微菌,與健康密切相關,可以調控免疫系統、呼吸系統,甚至影響腦部,這些微菌就跟我們的細胞是一樣,扮演促進健康的角色,很多疾病的情況就是腸道微菌失衡,而微菌治療有很多面向,腸道微菌叢植入是其中一項。

林口長庚醫院微菌治療中心及發炎性腸道疾病中心主任李柏賢表示,因為飲食西化、食品添加劑及環境等因素,發炎性腸病在台灣的盛行率上升6倍,常見包括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人由於腸道黏膜長時間發炎破損,容易感染困難梭菌,根據統計,在克隆氏症及潰瘍性結腸炎病人身上的發生率,超過正常人2.4倍及8.3倍。


李柏賢說,困難梭菌感染,死亡率相當高,更棘手的是,復發率達6成,是很頑固的疾病,2013年新英格蘭雜誌的研究就指出,使用抗生素治療成功率僅3成,所幸,微菌叢移植治療成功率則高達9成3,衛福部從2018年開放適應症、可以進行微菌治療以來,造福不少病患。

李柏賢指出,微菌治療有許多方式,最簡單的就是補充益生菌、益生元,再來就是收集好菌再移植的微菌叢植入,不同於補充益生菌要經過胃酸的考驗,微菌叢植入是利用大腸鏡或上消化道直接移植進人體腸道。林口長庚進一步分析,目前所有案例中約30%為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在通過微菌叢治療後,不僅有效清除細菌,還能控制腸道的炎症反應,其單次治療成功率不亞於非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

如同血庫,李柏賢說,長庚目前也設立有「微菌銀行」,通過嚴格篩檢,在對捐贈者進行包含細菌、病毒、抗藥性基因檢測等高規格檢測後,從健康的人身上蒐集合格檢體妥善儲存,能夠隨時提供臨床治療所需,已經成為治療反覆性及頑固性困難梭菌感染的最佳後盾,目前以大學生為捐贈主力,隨時庫存約20人份;不過,他仍呼籲民眾,日常應均衡飲食,避免高油、高糖等西化飲食,才能讓腸內養好菌,不會吃出一身病來。


邱政洵說,許多國外研究已顯示,目前接受微菌治療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中,超過6成的臨床症狀得到了改善,並有助於控制腸道黏膜的炎症。此外,微菌治療在提升癌症免疫治療效果、帕金森氏症、腸躁症、失眠、移植後排斥等現代醫學難治性疾病上的潛力,也得到了許多研究的支持。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12:1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