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老人憂鬱易失智? 醫師教你分辨關鍵差異及早發現預防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9-4 18:36: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老人憂鬱易失智? 醫師教你分辨關鍵差異及早發現預防

NOW健康/
2024.09.04 14:44
   

【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憂鬱症和記憶力衰退經常同時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但哪個先發生尚不清楚,根據1份2024年6 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網路版(JAMA NetworkOpen)》的研究指出,憂鬱症狀與老年人之後的記憶力衰退狀況有高度雙向關聯。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台灣年長者的自殺率一直是所有年齡層最高,主要是高齡者就醫率不高,缺乏病識感,容易與失智症混淆,研究中提到監測記憶變化,將有助於辨識及預防憂鬱與失智症。


國際研究證實! 老人罹憂鬱症比一般人更易失智


該研究由倫敦大學學院學者進行,採用英國老齡化縱向研究(ELSA)分析,ELSA 每隔1年收集資料,研究對象是針對8268 位居住在社區的英國人,平均年齡64 歲且其中55%為女性,觀察2002至2003 年到2018至2019 年間的變化,追蹤長達16 年。發現一開始呈現較多憂鬱症狀者更可能在後期經歷較快的記憶衰退,而在一開始記憶較差的人則更可能在後期經歷更多憂鬱症狀,同時也發現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暨醫學系兼任教授賴德仁說明,人類在應對壓力時會分泌皮質醇,適量分泌對身體有益,但若持續分泌過量恐會傷害大腦,造成海馬迴、前額葉萎縮。憂鬱症患者大腦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減少,會造成海馬迴萎縮變小而影響記憶,特別在中老年族群中,患者有更多的記憶障礙,未來較容易面臨失智的風險。至於腦部退化產生的記憶障礙,未來也有可能會引發憂鬱,所以老年憂鬱症與記憶力衰退兩者間的確有所關聯,且與一般老年人相比,老年憂鬱症患者更容易失智,醫師須特別留意兩者的症狀,了解先後順序、原因。



賴德仁解釋,失智症是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的疾病,近期的記憶力會出現障礙,東西忘了放哪裡或重複問他人同樣的問題,較嚴重的話會有被偷妄想、忌妒妄想、視幻覺與情緒不穩定等症狀;老年憂鬱症則可能來自腦部退化、腦血管梗塞、甲狀腺低下及一些與老化相關的事件(例如孤單、經濟不佳、身體疾病等),變得比平常沒精神、常抱怨身體病痛、不想吃東西、對事物失去興趣……等症狀。


長輩多參與有互動性的活動 可降低憂鬱、失智風險


葉雅馨指出,雖然隨著年齡增長,民眾在睡眠、食量及活動量上會漸漸減少,如果是憂鬱症疾病而導致,應在2個禮拜到1個月間會明顯察覺到。因此建議,家中有年長者的家人需先認識老年憂鬱症症狀,平常也要多留意長輩的生活狀況,若在食量、睡眠狀態、對原來喜歡做的事情起勁程度等方面,與先前差異很大,就得提高警覺。若長輩有疑似不適的狀況需就醫,但又對看精神科有忌諱,家人也不妨可先陪同去家醫科看診讓醫師做確認。


該如何及早預防憂鬱症、失智症找上門?葉雅馨表示,無論是50 歲或60 歲,還沒正式步入高齡者階段或剛踏入的幼年期長者,可試著養成一些習慣,包括做運動、培養嗜好、與親友相聚、志工服務,也計畫自己想做的事情,並列成清單。



葉雅馨也強調,有效的干預措施有助於減緩記憶力衰退,年長者不妨多安排打麻將、唱歌等有互動性的活動!而長期坐著或看電視、追劇,屬於單面項活動,並無法增加反應度跟腦部記憶,對減緩失智與憂鬱症的發生沒有助益。



最後,賴德仁強調,老年憂鬱常被誤認為是正常老化現象,但老年憂鬱症患者自殺率高、會導致原來的身體疾病更惡化,且併發的認知功能障礙(尤其是記憶障礙)更會導致失智症,所以需特別留意長者的身心狀態,如果有需要時,則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協助。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0 04: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