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4-1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7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4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在線上
|
思覺失調症罹癌後死亡率高!研究發現:患者壽命比一般人少 10 至 15 年
Heho健康網/陳韋彤
2023.10.14 00:00
幻覺、被害妄想、覺得別都在針對自己等可能是「思覺失調症」的病徵。但精神科醫師觀察,這群病人普遍病識感不足,延後了走入醫療院所的時機,如果身上有其他疾病,發現也往往是晚期。研究也發現,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長達 10 至 15 年。
如果沒聽過思覺失調症,但也許有耳聞它的舊名,也就是「精神分裂症」。近年來精神分裂往往被污名化,覺得他人行為異常時,就可能順勢說出「你是不是精神分裂?」的字眼。社會污名化加深病人與照顧者對疾病的不了解,往往拖延多年才確診,也連帶影響其他身體疾病診斷和治療。
追蹤逾 10 萬名思覺失調患者,發現罹癌後死亡率較高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指出,根據過去的文獻,思覺失調症患者的預期壽命明顯低於一般人群,平均壽命較一般人群少 10 至 15 年,而較低的預期壽命可以歸因於更高的身體疾病發生率。近期更是發現,思覺失調症的癌症風險不容忽視,宜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期刊《Acta Psychiatrica Scandinavica》。
研究過程是透過納入全國健保研究資料庫資料,總共追蹤 107,489 位於 2000 年至 2019 年之間,被診斷出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團隊進一步採用台灣癌症登記檔及全國死亡檔的大數據,觀察其癌症發生率和死亡率的資料,識別出 3,881 例初發癌症病例和 2,288 例癌症死亡病例。
研究結果顯示,在患有思覺失調症的族群中,與一般人口群相比,整體癌症發生率稍微較低,然而癌症死亡率卻較高。研究團隊還計算了癌症死亡率和癌症發生率的比率,得知在相同的癌症診斷數量下,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死亡數量卻比較高,且在各種癌症種類均有類似發現。
思覺失調症患者癌症死亡率高?醫推測 2 種可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總醫師鄭楚玄提到,患有思覺失調症的人群在診斷癌症之後,死亡率卻比一般人群高,可能原因為思覺失調症患者較晚被診斷出癌症,導致癌症診斷時已相對晚期,抑或是在診斷之後未能接受適當的癌症治療,因此死亡率較一般人群高。
鄭楚玄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總醫師
目前大腸癌、口腔癌、子宮頸癌、乳癌有提供篩檢,因此也針對其進行分析,鄭楚玄補充,這 4 種癌症診斷後死亡率,思覺失調症患者及一般人群中的結果也有明顯差距。他推測可能是思覺失調症患者接受癌症篩檢率較低,但未來針對這方面仍需進一步研究。
未來需關心思覺失調患者癌症診斷率與治療
「及早診斷、及早治療」這句話不僅運用在癌症上,對於思覺失調症本身也是。郭千哲指出,發病後 5 年為疾病的黃金治療期,甚至若能在發病前 2 至 3 年就發現風險更好。通常病人在發病前,會出現一段時間的焦慮、失眠或人格改變等前驅症狀。但如何發現這些症狀與思覺失調症有關,而非普通的憂鬱症或焦慮症,便仰賴於醫師的判斷與警覺。
郭千哲總結,這項研究能為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癌症預防與治療,提供寶貴的參考,但仍需深入探討思覺失調症患者診斷後死亡率較高的潛在原因。另外,也突顯精神病患在健康醫療體系存在相關潛在的問題,像是癌症篩檢資源使用可能存在不均的現象,需要社會各領域持續關注和改進。
文/陳韋彤
諮詢專家: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總醫師鄭楚玄
參考文獻:Unfavorabl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