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新療法] 肩關節鏡術後新發現:第一天立即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0-12 19:15: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batman890 於 2024-10-12 21:32 編輯

肩關節鏡術後新發現:第一天立即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華人健康網/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24.01.12 10:23
   
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新發現!手術後提早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1名30歲的上班族,健身舉重時不慎導致旋轉肌腱破損,肩膀活動時異常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順利接受長庚醫院骨科肩關節鏡手術治療後,希望儘早回到工作崗位,於是醫師在病患疼痛可接受的範圍內,術後第一天就開始了復健計畫,且病患僅在必要時使用三角巾作為保護,術後第三天疼痛逐漸減緩,二到三個月後肩膀活動完全恢復正常,第六個月更已恢復運動習慣,康復過程相較於傳統復健快上許多。

肩關節鏡術後新發現:第一天立即復健,可提早康復,回歸正常生活!
傳統術後復健VS.新式術後復健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陳昭宇醫師表示,為了讓肩關節鏡術後的組織儘早癒合,傳統的術後復健會要求病患用三角巾讓肩膀維持固定姿勢,保護肩關節約4~6週,待傷口完全康復後才開始復健計畫。而復健計畫目的在減輕肩關節疼痛和腫脹,逐漸恢復關節角度和肌力強度,之後著重增強肩關節部份肌肉力量,恢復關節靈活度,最後則是恢復日常生活功能。但這對於當今社會想盡快恢復日常生活的病患來說,康復時間實在過長。

為加快病患康復速度,且提供安全有效及減少醫療成本的術後復健方式,新式的術後復健則是讓病人在術後第一天便開始接受緩和式的復健動作,在病人疼痛能承受的範圍內,鼓勵多活動肩膀,三角巾則準備在必要時使用以提供保護。

成果刊登國際知名期刊

基隆長庚及林口長庚骨科研究團隊-陳昭宇醫師、邱致皓醫師及胡景維醫師,進一步從1,082位國內外接受肩關節鏡手術的病患進行術後復健研究,發現接受新式術後復健的病人在術後肩關節活動方面,例如肩膀前屈、外旋活動度等,相較於傳統病人有顯著提升,並且新式復建相較於傳統復健,並不會造成術後肌腱破裂發生率上升。

這項對肩關節鏡手術病患復原相當有意義的研究成果,已發表在2023年12月國際知名期刊「BMC肌肉骨骼疾病(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受到醫界矚目。

林口長庚醫院運動醫學骨科邱致皓主任表示,這項研究為肩關節鏡術後復健提供了新的思路,術後第一天立即開始復健,更可能有助於加速康復速度、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並減少康復期間的不適感。

旋轉肌腱疾病

基隆長庚醫院骨科胡景維醫師指出,旋轉肌位於肩部,功能在協助穩定並動作肩關節,特別是在提供肩部的旋轉和舉起動作等發揮重要作用,一些動作或行業較容易導致旋轉肌腱的損傷,比如頻繁舉重、高強度的上肢運動、特定職業如網球運動員或裝卸工等,因為慢性過度使用或急性外傷而產生。

治療方式通常根據損傷程度而定,輕微時可藉由休息、物理治療和改變運動習慣來緩解,但較嚴重時可能需要手術治療,如修補撕裂破損處是必要的治療措施,以恢復肩部功能。

何種病人適合傳統復健,以及三角巾保護?
邱致皓主任強調,儘管新式復健顯示出良好的效果,且不會造成額外術後併發症狀,但對於某些特定族群的病患,例如肌腱破損特別嚴重(巨大破損),或是病患有高齡、肥胖、骨質疏鬆等危險因子,傳統復健方法仍可能更為適用。

陳昭宇醫師、邱致皓醫師及胡景維醫師提醒,病患選擇復健方式需要與醫療團隊合作,根據個人狀況制定最佳方案,尤其對於肩部手術後的患者,提前諮詢醫生並嚴格遵循康復計劃至關重要。如果需要接受肩關節鏡新式術後復健計畫,應請醫師評估並與醫療團隊制定適合的治療計劃,以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19: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