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9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唯有將自己顧好,才能將身邊的人顧好
健康其實是一種內在的狀態,是自處及面對生命各種遭遇的能力,也是懷抱開闊的胸襟,願意相信眼前的阻力就是助力的心態。
重新定義健康、幸福與均衡
每個人都有自己不想面對的情感、身體部位或生活面向。但我們應該面對而非逃避自己最恐懼的事物,才能活得朝氣蓬勃並掌握自己真正的力量。這就是重點之所在:面對眼前的情況,把它當成世上最重要的事情─因為事實的確如此。一旦這麼做,即使身體有病痛或缺陷,你依舊是個健康的人,因為你懂得依循自然法則而活。以這種方式生活會產生內在的光芒,而且這種光芒會影響他人。
我的祖母享壽九十一歲,她便是依循這種方式生活。她生前幾乎從來不運動,也不吃綠色蔬菜,但她卻散發出內在光芒與赤子般的喜悅,因為她對生活滿足,而且身邊總是圍繞著她所愛的人。
想想你認識的某個人,她每天運動、只吃有機食品,而且擁有人人稱羡的漂亮衣服,但她總是在生氣,從不展露笑容。當然,外在的習慣確實影響深遠,但到頭來健康其實是一種內在的狀態,是自處及面對生命各種遭遇的能力,也是懷抱開闊的胸襟,願意相信眼前的阻力就是助力的心態。
我所說的這種幸福,還有另一個詞彙可以形容,就是滿足。
以從容的態度面對生命的潮起與潮落,拓展自己的感情範圍,不要在單調的灰色地帶打安全牌,而應該相信自己經歷的一切都會改變,且經歷這一切後,自己會平安無事,藉此體驗由紅到紫、宛如七色彩虹般的各種情緒。一旦讓幸福成為全面的生活狀態,不受心情或環境的影響,就能在各種情境中看到善的一面。
想想自己人生遭遇的重大危機。這些危機為你帶來了什麼收穫?現在再想想今天本週稍早發生的一些小小不幸,可能是打破自己最愛的碟子、和另一半吵嘴,或是把咖啡灑在衣服上。只要你願意探究,即使是這些不幸事件也能讓你有所收穫,例如學會捨得自己所愛的東西,知道要做對的事而不要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定是對的,也學會不要太嚴肅看待自我。這些收穫都是創造長遠幸福的基石。
即使你不認為自己「快樂」,這點也可能改變。把每天的生活焦點集中在我們感激的事物、有效的事物以及能帶來快樂的活動上(睡得好、吃得好、運動、和其他人來往、做愛等),如此有助於改變你的幸福定點。但這需要努力才能達成。幸福不會自然而神奇地產生。你必須主動開創、實際體驗,就像麵包一樣,必須經過搓揉才會發酵。
最後,必須以不同的觀點思考平衡的概念。我所謂的平衡,並不是指靈巧地耍弄生活中的每一顆球,包括人際關係、職業、家庭、健康、財務、性靈等,而不會漏接或弄掉任何一顆球,這是虛假的平衡。我所說的平衡,必須從兩方面著手:放慢腳步,配合大自然的節奏以恢復自己內在的平衡狀態,同時明白自己最重要的考量,並據此建構生活。
一旦我們不再阻撓自己,身體自然知道如何帶領我們回復體內平衡的狀態。身體會讓我們維持適當的體溫,並配合一天的各個時段、一年四季或生命的各個階段擁有適當的活力。第二項定義是希望你認清自己生活的情況,並著重於自己最重視的地方。也許你有了寶寶,或正要開展新事業,或要搬往新城市。這些全都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這些轉變發生期間,即使沒有照原訂計畫規律運動,或因為沒時間煮飯而多吃了幾頓披薩餐,也不必為此苛責自己失去平衡。在短期內,有時我們確實必須為了更遠大的目標而將某些事暫時擱置一旁。真正的平衡是指為了最重要的事而奮鬥,在生活不順遂時溫柔對待自己。要達到這種平衡,必須具備清晰的思緒、適應力和韌性。
照顧自己不等於自私
不論我們是否明白,多數女性在成長過程中所接受的教導,都是把他人的需要看得比自己的需求重要。然而一旦內心空虛,便無法為他人付出。必須先滿足自己才有餘力幫助別人,否則很快就會覺得筋疲力竭、滿心忿恨。試想:如果當年你的母親把自己照顧得更好,你的童年是否會更快樂?答案很可能是斬釘截鐵的「沒錯」!以身作則照顧好自己,是你能給予子女最珍貴的禮物之一,藉此向他們示範成年人保持愉快健康的重點。
就如同飛機的安全指示會要求大人先戴好氧氣罩再幫助兒童,我們也必須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能照顧其他人的需要。
以身作則,讓你的女兒明白如何當個身心健全的成年人。生活中有什麼事是你真正需要做或想要做,卻遲遲不敢行動的?是每天花時間做運動?請個保母讓自己好好享受午後時光?每個月招待自己做一次指甲美容、買花送給自己,還是週末和姊妹淘一起去渡假?也許是將半夜餵奶的工作交給另一半,讓自己能好好補眠。儘管放手去做吧!
我舉雙手贊成你好好照顧自己,當個「自私」的人! 文/莎拉.阿凡特.史多福
摘自《女人的幸福守護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