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8-9-4
- 最後登錄
- 2024-11-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475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748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持續性拉肚子腹絞痛!中醫大附醫「智腸檢」 抓出腸道抗藥性壞菌
觀傳媒/
2023.11.08 13:52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41歲曾先生是名房仲業者,幾乎每日外食加上工作壓力大,因此常頻繁腹瀉絞痛,一天跑三、四次廁所持續兩年,並不以為意。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以下簡稱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進行年度健檢時反應此現象,中醫大附醫健康醫學中心 林文元副院長建議曾先生先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若是更嚴重時再接受腸胃鏡檢查。後續曾先生經醫界友人推薦,接受中醫大附醫僅需採集糞便的「智腸檢iMe腸道菌相檢查」:檢查報告發現,腸道內有困難梭狀菌(弱性壞菌,多因抗生素使用造成大量繁殖,易具抗藥性)存在,造成腸道發炎而經常腹瀉,後續曾先生服用建議益生菌及多攝取高纖食物,調節菌群平衡,治療三個月後再次檢查,發現已不再檢出困難梭狀菌,且其他各菌群比例也有明顯優化。曾先生回到每日一次排便正常,腹部也不再經常絞痛。
檢驗醫學中心院長薛博仁指出,人體中約有40兆的細菌微生物,腸道菌群分?有益菌、中性菌及有害菌。常見有益菌為乳酸桿菌、雙歧桿菌;中性菌是數量較多的菌種,細菌屬性會隨著身體變化而改變;容易引發疾病的困難梭狀菌和沙門氏菌便是有害菌。一般來說,腸胃檢查分為侵入式與非侵入式,以非侵入性的糞便採檢,其往往受到病原菌量太少而無法培養病菌,或是因為可檢測閾值太低致使PCR檢測為陰性;薛博仁院長說,目前中醫大附醫的智腸檢,主要以十大腸道病原感染細菌分析,並可檢測目前市面上所有益生菌菌種在個人腸道含量分析,以及12項與腸道菌比例相關之疾病風險預測。智腸檢的檢測,是以細菌基因進行第三代基因定序技術的腸菌相分析-智腸檢,對腸道菌叢進行高精密與多元檢測,來分析腸道菌叢組成與發現潛在的腸菌叢群落結構變化。對腸道病原菌檢出率,智腸檢可達萬分之一。
健康醫學中心副院長林文元指出,困難梭狀菌全台盛行率約1-5%,是導致急性或持續性腹瀉的原因之一,甚至住院病人的困難梭狀菌盛行率高達20%,因長期使用抗生素,致使腸道正常菌叢減少,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困難梭狀桿菌開始大量繁殖,造成腸道不適發炎;一旦長期放任此腸道病菌,分泌毒素破壞腸粘膜,可能引發嚴重腹瀉,更嚴重會造成腸胃道穿孔,甚至休克發生敗血症。林文元副院長提醒,民眾長期倚賴一般抗生素治療身體發炎等問題,可能導致整體腸道的細菌數量、多樣性與豐富度迅速下降,尤其對於缺乏維持健康必不可少的基石細菌如雙歧桿菌與乳酸桿菌,有害的潛在病原體則隨之增加,引發其他的感染疾病。
檢驗醫學中心院長薛博仁進一步分析指出,腸道菌相與飲食生活習慣息息相關。例如喜歡吃壽喜燒伴隨食用生雞蛋,可能容易有沙門氏菌的感染;或是家裡的飲水來源不乾淨,也容易導致有類志賀鄰單胞菌的潛伏,伺機而動。透過智腸檢iMe腸道菌相檢測,進行腸道定期健康檢查,除了能及早治療,還可以幫助我們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提高健康生活品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