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4-3-31
- 最後登錄
- 2025-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96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9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媒體來源:台灣大紀元
原文網址:https://www.epochtimes.com.tw/n456800/
更新:2024年11月13日
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13日接受網路節目「齊有此理」採訪。(海基會提供)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馬英九基金會申請中國大陸學生來台交流,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13日接受網路節目採訪時表示,可以從3個標準檢驗是否「真交流」。
前總統馬英九擬邀請中國大陸學生來台交流,羅文嘉說,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的標準,要怎麼檢驗這項計畫是否要「真交流」,可以從3個標準去檢驗。他說,首先,應該要來交流中國沒有而台灣有的,例如台灣的民主轉型經驗,如何從專制威權成為亞洲第一名的民主國家,這個經驗非常值得交流。
第二,台灣是個多元包容的社會,例如對婚姻平權、基本人權的重視,台灣的多元文化的價值應該要在交流中被展現出來。
第三,台灣的年輕人在自由的空氣與土壤成長,充滿創意、活潑,可以自由選擇、自由表達,因此青年的活力創意應該是交流項目。
羅文嘉強調,台灣是一個島嶼,就在中國大陸的邊緣,距離非常近,所以自古以來台灣的命運變化深受兩項因素影響,第一是全世界國際經濟體系分工,第二是中國政治變化。從明末清初時期鄭芝龍、鄭成功來臺灣,再到1895成為日本殖民地、1949年國民政府大量軍民幾百萬人突然間來到,都是受到中國政治變化的影響,這是台灣人的命運、台灣這塊島嶼的命運。
羅文嘉表示,面對這樣的宿命,能做的是用智慧、勇氣與歷史累積經驗,捍衛祖先從古至今所耕耘建築起來的每一個美麗成果。
羅文嘉重申,在台灣這塊島上,經過歷史發展下來,每個人情感記憶、歷史記憶、對符號的認知感情各有不同,總統賴清德近期談話有一個很重要的用意,就是希望台灣2300萬人民,不管是來自哪個地方、什麼時候來、情感記憶如何,都可以在這裡找到一個安身立命之處。每個人都能覺得自己是國家一份子、這塊島嶼一份子,都能以作為台灣一份子為榮,這樣才能團結台灣。
===========================================================
感想:如果中國學生真心想來台灣體驗自由、民主的氛圍,相信台灣民眾應該也會支持。但如果是假借交流的名義,卻到台灣來進行情報收集或統戰活動的話,難免就會讓台灣民眾提高警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