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2-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5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138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宜蘭縣 利澤簡永安宮
類別:古蹟 級別:縣(市)定古蹟 種類:寺廟
現況地址:宜蘭縣五結鄉利澤村5鄰利澤路26號
登錄理由:見證利澤簡市街發展,廟宇建築保存了宜蘭本地匠師群的工藝特色,延續至今的「走尪」儀式,更為珍貴的民俗活動,具有歷史、文化、藝術等價值。
簡介:
1826(清道光6)年始建,材料及工匠皆來自唐山。
1853(清咸豐3)年改建,為瓦葺磚造建築。
1928(日昭和3)年,距本廟初建已有百年,地方先賢組成重建委員會,精選南澳上等肖楠、樟木,禮聘蘭地陳銀生等名匠施作,奠定今日廟宇規模。
1963(民國52)年,改建屋頂,重新油漆。
1977(民國66)年,廟壁貼白色磁磚,地面鋪大理石板。
1984(民國73)年,增建辦公室。
1986(民國75)年,增建拜亭。
2006(民國95)年,組成擴建委員會。
利澤簡本為蘭陽平原溪南地區的主要河港,清嘉慶年間有福建船民隨船供奉湄洲媽祖廟的分靈神座,常保平安、並能顯靈,讓海水暴漲,使船隻順利進出,被利澤簡居民迎奉安置在港邊大榕樹下,結廬參拜。
利澤簡因有水運之利,居民日增,形成街市,乃在1826(清道光6)年,決議在街上建廟,命名「永安宮」,成為溪南地區唯一座東朝西、背海面山的媽祖廟。
永安宫為當地信仰中心,一年一度的盛事活動就是「走尪」,所謂走尪其實是神明遶境各個庄頭後,回到永安宫前抬轎過金火競賽的一種儀式,據說具有避邪祛災的作用。從農曆正月初二起,由八大庄頭(清水、利澤簡、成興、新店仔、加禮遠、下福、寶斗厝、埤仔尾等,即現今利澤村、季新村、成興村)輪流作東「請媽祖」,直到正月15日元宵節當天,改由永安宫媽祖作東,邀請八大庄頭神轎齊聚廟埕進行「走尪」競賽。在100公尺的老街上,按照神轎大小分成4人或12人一組,以3次競賽分出勝負,勝者可將平安旗帶回庄頭廟宇供奉,保佑來年平安富庶。
二結穀倉除了本身特殊的歷史價值外,附近水圳、農田、車站倉庫,也形成緊密的人文空間,遙想二戰後之初,這裡可說就是菜農果販的生活圈,當時菜販攤位延綿近百公尺,走走停停的選購人潮和忽忙趕車的學子,夾雜著么喝、招呼的聲浪,呈現的是一幅多重空間共構浮世繪圖,是值得我們回味。
(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