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芳蹤
神學普及證書課程的每一科目,都深深地吸引著我,讓我藉著這學習的機會默想、反省,從而加深了對天主、對主耶穌的認識,堅定了我的信仰。我們學習神學,是由理性的角度,採取教內教外人士也可以共有的思路和言語,來說明我們的信仰,我們不僅要回應別人對自己信仰的質疑, 也要回應自己對信仰的反省。
天主為了讓人認識祂,祂一直透過不同的方法把祂的愛和生命傳給人類,而當中最重要的是在基督身上發生的一切,我們稱之為「基督事件」:降生、公開生活、死亡、復活、升天、派遣聖神和光榮再來。「基督事件」是天主救恩最圓滿的啟示。這救恩的啟示,需要人的回應,救恩才得以圓滿。但這並不是一般的回應,而是以信德為基礎的回應。
我深思:如何才算真正的信德?有人認為,只要有深厚的感情去相信,就已是很好的信德了;有人認為必須先以理性求明瞭;有人認為只要在生活中,多做善事, 就是真正的信德。十字架上的主基督,完成了他的先知、司祭、君王的職務,為我們樹立了信德的榜樣,回想我們領洗時,我們也曾接受了天主所賦予的這三個職務,如何才能象基督一樣?如何走這信仰的路?先知告訴我們:「你們應站在交叉路口,觀察探問舊路;那一條是好路,就往那條路上走,你們的心靈必定獲得平安。」(耶6:16),這節經文說得好,我們在信仰路上,正需要這樣,回顧我們信仰的祖先所走的路。學習了「教父學」,讓我知道,教父就是我們信仰的祖先,我看到了一群教父們,他們懷著對天主的忠誠,以超人的智慧、毅力,為我們闖出了一條跟隨基督的信仰的路。什麼人才可稱為教父?教會作為教父的標準,值得我們參考:教義正確(由他們的著作中)、生活聖德(多數是聖人)、教會公認(由大公會議或教宗宣布)、年代古遠(是指教父是否貼近初期教會,是否直接聆聽宗徒訓誨,或是宗徒的再傳),如聖巴西略、聖安博、聖奧斯定……等一群東、西方教會的教父。每位教父各有不同的神恩、各有不同的貢獻,他們懷著對天主堅定的信仰,付出自己的一生,跟隨了基督。
例如聖奧斯定,他的人格、思想及修養是我們的榜樣,在聖奧斯定身上,讓我看到了: 在理性方面,他的神學思想博大精深,他有一套很成功的神學思想。他為什麼會如此成功?因為他與天主有很深厚的感情,他最成功之處是把愛放在神學之上;聖奧斯定用他的一生,為我們指出:理性條文、心靈的情感、生活的行為,三者互相連結而成的,三者不可或缺。我明白了,如果我們沒有與天主深厚的感情,怎能做到像基督一樣的君王?如果我們沒有生活的行動,怎能成為司祭?如果我們沒有理性條文,怎能做先知?我想:如何以信德回應天主的啟示,讓天主的救恩達至完滿呢?就必須跟隨基督;如何跟隨基督?跟隨聖教父的芳蹤,一定沒錯。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