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銅像拆拆拆 被保留原因多為「風水」、「鎮煞」
全台蔣中正銅像近年來成為歷史記憶與政治爭議的焦點,許多銅像被抗議人士破壞、塗鴉,少數因應特殊需求、文化或風水因素被保留,其中高市林園區的銅像仍存在,主要因地方認為能減少交通意外和安撫人心。
林園區有一座含底座高約6公尺的蔣中正銅像,位於車水馬龍的林園北路與忠孝西路交會口,路口形狀如同剪刀。當地耆老說,清朝的算命大師林半仙,死後以頭下腳上的立棺方式葬在此地,就像替剪刀的兩片刀刃加上螺絲,啟動了「剪刀穴」,破壞了老街的扁擔穴風水,即使遷葬後路口仍經常發生車禍,地方人士為了求平安才請來銅像。
高雄潮寮國中舊校門圓環的蔣中正塑像,已在2022年移置桃園後慈湖園區存放。圖/讀者提供
林園區區長簡水彬說,林園北路的蔣中正銅像是高雄縣時期的林園鄉公所在早期設置,目前中央的政策是希望拆除,但銅像位於國有財產署的土地上,依據屬地主義需由地主決定銅像後續處置,不過地方民眾的意見認為銅像具有「鎮煞」效果,能減少交通事故,目前銅像仍坐鎮在路口。
高雄潮寮國中舊校門圓環的蔣中正塑像,移除前的風貌。圖/讀者提供
之前曾有網友在臉書地區社團發文,從「政治面向」、「人民感情」提出看法,希望能留下林園的蔣中正銅像,並表示銅像因為「林半仙」鎮煞作用的鄉野傳奇,在愈拆愈少情況下,具有觀光賣點。不料卻引發論戰,有人認為鎮煞可找替代品,也有人認為要放開心胸,「那就是歷史」。
無獨有偶,高雄潮寮國中、梓官國小的蔣中正塑像,也被地方認為有風水鎮煞的效果。潮寮國中舊校門圓環原本設有蔣中正坐姿的塑像,因面相路口直沖處,社區人士與地方耆老認為可阻擋路沖,但因促轉會推動清除威權象徵,已在2022年移置桃園市政府風景區管理處後慈湖園區存放。
梓官國小1980年代師生多災,1位學生遭車禍後,家長將全數醫療賠償金捐出,1987年在學校正門建置蔣中正銅像,此後師生生活轉為平靜。校方說,近年因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要求,校方與家長會長前往拜會銅像捐贈者的後代,取得同意後,在今年上半年移除銅像,交由民間收藏保管。
高雄林園北路的蔣中正銅像,因地方民眾認為具有「鎮煞」效果,能減少交通事故,目前仍坐鎮在路口。記者王勇超/攝影
(經濟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