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5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77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生前貧瘠的臨終教育,直到醫生宣告時,他才驚覺自己不懂怎樣「面對死亡」
正值壯年的莊尼(化名),直到醫生宣告死期,耳邊傳來親友不斷的勸勉——要他「放下一切,跟隨佛光接引」,此刻他才赫然驚覺,原來自己不懂得如何面對死亡。
聽從親人的指示,莊尼一再嘗試努力放下,但其實他並不懂得怎樣放下,亦不知道自己那樣做是否就是放下。對於佛光,他更是深感困惑,因為這種知識源自書本,事實上他從來都沒見過佛光,所以他不知道甚麼是佛光,既然不知道,又如何去跟隨呢?他甚至懷疑,自己眼前所「見」的一切,究竟是自己業力的變現,還是佛菩薩願力的示現。
臨終患者常常處於脫水狀態、出現吞嚥困難。莊尼亦不例外,他周圍迴圈的血液量驟減,導致身體表面又濕又冷,旁人將此情況,解讀為他的身體寒冷,需要添加被褥以保暖。然而,對瀕臨死亡的人來說,這可能是一種「好心做壞事」的舉動。因為即便只為臨終者的手腳蓋上一層薄薄的棉被,但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覺得過於沉重,甚至無法忍受。
不過莊尼有苦卻說不出,當下只感到孤獨、內疚,多年來所讀過的經典知識早被拋諸腦後,更遑論要在危急中實踐生平所學的教法,對於「放下」終究只是一種純粹知性的概念。這是他面對死亡時的境況。
莊尼也並非沒有為死亡作準備,與多數的教徒一樣,皈投了佛門後,便發心四處參學;由於渴求解脫心切,每當名師舉行加持法會,他總是踴躍參加,希望能「聞即解脫」。在知性上,他不但知道「生命無常」的道理,而且明白更高深的「緣起性空」教義;為「體驗」和「認識」死亡,他甚至去參加「假喪禮」,躺在棺材裏預習死亡的來臨。總之,對於死亡他有著知識層面的認知,但如何面對死亡,他卻不知如何練起。
何以佛陀會出現於世間?
死亡是不能避免的,所謂「有生無不死」。對死亡的憂悲惱苦,二千多年前的悉達多太子亦深受困擾。為了解決這種困擾,悉達多太子出家學道,經過多年的修行,他徹底解脫了老病死的難題,成就了無上佛道。
佛陀在《無常經》中提及,世間有三種不可愛、不稱意、不可念的東西,那就是——老、病、死。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世間沒有這三種不可愛的事,那麼佛陀亦不會出現於世間,也就不能為眾生宣說解脫老病死的方法。就這意義下,對於這些不稱意的事情,我們亦應感到慶幸,因為有著這些存在的困擾,佛陀才會出現於世間。
對於死亡的態度
在知性上,雖然我們都知道人終究難免一死,但在感性上,我們對於死亡這一事實,卻有不同的態度。有些人會感到害怕,可能是因為他們不知道死後的世界,不知死後將會去到哪裏,有甚麼樣的遭遇。
有些人不害怕死亡,但卻也不想死,因為一旦死亡,便代表著要與自己一生所喜歡的人事物分隔,包括一生努力獲得的功名利祿。這些人之所以有這樣的態度,多少與留戀於自己所擁有的人事物有關。
不論大家是否害怕死亡,對於死亡都必然感到苦惱。為了消除這種苦惱,有些人會以各種方法,來迴避死亡。但我們都清楚,有生必有死,沒有方法可以避得過死亡。
佛陀開示的不死之法
對於解除老病死的苦惱,佛教與世人不同的進路,是佛教不會向外追尋離苦的方法。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發現,有情眾生皆因無明愚痴,而做出種種身口意行為;再隨著這種行為的力量,呈現出各種不斷流轉的生命型態。
無明愚痴最大的關鍵,是執著有一個永恆不變的「我」,而執取有「我」會衍生老病死的各種苦惱。佛陀教導我們,若能放下自我的執見,我們的生命便能得以解脫。消除無明愚痴的執見,就不會生起貪、瞋、痴等三毒。當貪、瞋、痴止息,便不再生起自我的謬見。一旦沒有了『我』,那又有誰在經歷死亡?
「學道人如果要追尋真正的不死之法,就必須尋求內心的貪、瞋、疾的息滅。」我們學習這種「不死之法」,「並不是說我們不會再面對死亡,而是當我們能夠減少甚至止息貪、瞋、痴的時候,自不會畏懼死亡的到來,而能究竟出離這無窮無盡的流轉人生吧。」
來源:佛門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