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6-26
- 最後登錄
- 2025-1-1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3736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8878
- 相冊
- 1
- 日誌
- 14
狀態︰
離線
|
氣喘在台灣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也是造成慢性咳嗽常見的原因之一。許多人對氣喘有錯誤的認知並常將氣喘當作感冒治療,有症狀才用藥,一旦症狀改善立即停藥,反而使發炎反應日趨嚴重,漸漸變成棘手甚至危及生命的情況。其實若能早期診斷及早治療,遵循醫生的指示使用藥物就能與氣喘和平相處,就算是氣喘的病人也可以當奧運選手喔!
什麼是氣喘?
「氣喘」是一種慢性的發炎性疾病;原本發炎反應是人體用於對抗外來物質的一種正常的防禦性反應,但是具有過敏體質的人會對某種物質過度敏感,並在接觸這些物質後使接觸部位產生過度發炎的情形,這種過度發炎若發生在氣管就會造成氣喘。
若只是一次性的發炎反應還容易應付,但人體為了下次接觸時能夠讓免疫系統更快速地啟動發炎反應來對抗這些致敏物質,在第一次接觸致敏物質後會產生相對應的抗體以便下次能快速發動攻勢,而且抗體的數量會隨著與致敏物質接觸的次數而大幅增加,同時也讓發炎反應不斷擴大,因發炎而引起的症狀也越趨明顯。這也是為什麼有時候家長以為小朋友只是比較容易感冒,長大後開始出現喘鳴、胸悶等症狀時才發現原來是累積接觸太多致敏物質,而導致氣喘加劇惹的禍。
為什麼會得到氣喘?
氣喘的病因包括「體質因素」和「環境因素」。體質指的是過敏體質,一般而言和遺傳有關,父母其中之一人是過敏體質,小孩有 20-58%的機會是過敏體質;父母都是過敏體質時,小孩有 72-100%的機會是過敏體質;父母均無過敏體質,小孩有 10-19%的機會是過敏體質。但需要注意的是,父母遺傳給小孩的並不是「氣喘」這個病,而是和過敏體質相關的多種基因,並且過敏體質非由單一基因控制,而這些基因是從父母雙方來的。故父母沒有氣喘,不表示小孩一定不會有氣喘。另外有過敏體質後還必須要有過敏原或環境因素的刺激,才會開始有症狀。
氣喘會有什麼症狀?
氣喘的臨床表現非常多樣化,每個病患表現的症狀互有不同,且嚴重度亦有不同。因此我們可以從氣喘的「症狀」及「病程變化」兩方面來認識它:
在「症狀」方面,常見的氣喘症狀包含:咳嗽、喘鳴呼吸聲、胸悶、呼吸困難等,若上述症狀在過去有反覆或持續性發生的情況,就有可能是氣喘。但並不是每個氣喘病患都會同時發生以上所有症狀,每個氣喘病人表現的症狀都不太一樣,有些病患平常只是很常咳嗽,但是激烈運動或是季節變化時會突然惡化而出現呼吸困難的症狀,也有病患是長期覺得胸悶不以為意,但常在半夜劇烈咳嗽影響睡眠品質。
除了「症狀」的有無,我們必須了解氣喘的症狀是會隨著時間變化的,我們可以用「病程變化」來描述它。典型的氣喘病患,其呼吸道症狀的嚴重程度常是陣發性的形式來表現的,也就是可能一段時間正常,一段時間突然症狀惡化,如此不斷交替著反覆發作。雖然以某些病人的長期病程來看,氣喘的症狀可能會因規律治療或是自發性復原而改善,但另一方面,氣喘亦可能突然間發生嚴重的惡化症狀。正因為氣喘是如此難以捉摸的疾病,當咳嗽超過3周未痊癒、呼吸時出現不正常的聲音或是感到胸悶、呼吸不順等症狀時,請盡速就診讓專業的醫師來確診,千萬不要大意而延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
什麼會引起氣喘?
某些危險因子或過敏原可能會引發氣喘症狀或加重原有症狀,這些因子包含病毒感染、居家或職業場所中的過敏原(如塵蟎、花粉與蟑螂)、吸菸(包含二手或三手菸)、運動、冷空氣以及壓力等。當氣喘未獲控制時,這些因子的影響會更為嚴重;因此,若能妥善控制過敏原,氣喘的症狀也會有所改善。
氣喘會痊癒嗎?
氣喘不一定會「痊癒」,但過敏性疾病引起的症狀是可以被控制的。80-90%氣喘的小朋友在4到5歲第1次發作,大部分小朋友只會偶爾發作,且多為輕到中度。此時若能早期發現早期就醫及長期規律地使用保養藥物,有一半以上的氣喘病童在10-20年內可以完全免除氣喘症狀;另有5-10%的兒童則是經年的、嚴重地發作,尤其是長期依賴氣管擴張劑或時常氣喘發作而住院者,因為發炎反應不斷惡化,95%至成人後仍持續有氣喘。
氣喘要如何治療?
氣喘的治療目標在於良好的症狀控制以避免急性發作和維持肺部功能。欲達到上述的目標,需要從兩方面著手,第一、生活中應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減少菸害及粉塵的暴露;第二則是規律地以適當的藥物治療。
醫師會依照每個病患的發作頻率及嚴重程度給予不同的藥物,可能包含抗發炎藥物(例如:類固醇、白三烯素調節劑)與氣管擴張劑等。發炎反應就像桌上的水杯漏了水,輕微地漏水只要局部多擦拭幾次就能避免沾濕整張桌子,因此在藥物方面,有時候醫師會開立「局部吸入性類固醇」來幫助病患壓制發炎反應,每天規律的使用可以有效地壓制發炎反應;而急性惡化時的發炎反應就像不小心打翻了桌上的杯子,若不趕緊拿抹布全面擦拭可能很快整張桌子都濕透了。因此在急性發作期,醫師可能會開立「口服類固醇」,趕緊將發炎反應壓制下來,讓受影響的部分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否則若是放置不管,發炎的面積越來越大,肺部的功能就有可能會受到影響。
類固醇不是副作用很大,最好不要用嗎?
任何的治療都需要審慎評估用藥的利與弊,如果不用藥物將發炎反應壓制住而任其惡化,待發炎反應影響的部分越來越大,肺部的功能也隨之下降,引起的症狀就不只是咳嗽而已,嚴重一點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若在適當的時機使用適當的藥物可使利大於弊,其實類固醇並不如毒蛇猛獸般可怕。
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氣喘是一種慢性病,平常應該自我監控氣喘症狀、正確且規律地使用控制型藥物及避免接觸過敏原,若只依賴緩解型藥物來緩解症狀,治標不治本的處理方式反而會讓氣喘更惡化。氣喘不恐怖,遵從醫師的指導,了解並且接受它,人人都能與氣喘和平共處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