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2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法像介紹] 顧況父子與茅山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17 00:46:4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顧況父子與茅山

顧況(727-815),字逋翁,蘇州人,唐中期著名詩人。飽學多才,工于書畫,尤擅長詩歌,曾著有《顧華陽集》20卷。他曾拜李泌為師,李泌(722-789),字長源,出身名門,學術淵博,鑽研于道家方術的修煉,對《周易》、《老子》頗有研究,人稱“南嶽道士”。 顧況受其影響學習“服氣之法”, “能終日不食”(《唐才子傳》卷三)。但其仕途不順,而立之年才中進士,熬至滿頭染霜,才升為京城的著作郎。由於對現實的不滿,他作詩《海鷗詠》:“萬里飛來為客鳥,曾蒙丹鳳借枝柯。一朝鳳去梧桐死,滿目鴟鳶奈爾何”(《華陽集》)。由此來表達對朝廷的嘲諷,政敵們乘機進讒落石,於是顧況被貶為江西饒州司戶參軍。此時的他對官場心灰意冷,曾詩云,“世間無事不虛空”,名利如浮雲,轉眼成空。貞元十年(793)之後,看透世事的他最終棄官入道,歸隱茅山,自號華陽真逸。唐詩人韋夏卿《送顧況歸茅山》:“聖代為遷客,虛皇作近臣。法尊稱大洞,學淺忝初真。鸞鳳文章麗,煙霞翰墨新。羨君尋句曲,白鵠是三神。”就是顧況皈依大道的見證。


顧況

唐代信奉道教茅山宗的詩人為數不少,但真正入茅山做道士的卻只有顧況一人。究其原因,一是顧況為蘇州海鹽(今浙江海鹽)人,早年與親族共居句容雲陽裡,就讀于元陽觀,十年元陽觀的讀書生涯,種下了顧況對茅山情結的最初種子。後來顧況移居海鹽橫山,多年以後重游故居,顧況有《題元陽觀舊讀書房贈李範》云:“此觀十年游,此房千里宿。還來舊窗下,更取君詩讀。”二是唐代是儒釋道並重,且宗教信仰自由。顧況在登第前的青年時代,便從茅山遷居蘇州故里。顧況《臨海所居三首》其三云: “家在雙峰蘭若邊,一聲秋罄發孤煙。山連極浦鳥飛盡,月上青林人未眠。”可知,其家正在佛寺旁。這一期間他從其叔父虎丘僧七覺學習佛經,顧況《虎丘西寺經藏碑》云:“山中塔廟,叔父有功。……況受經于叔父,根鈍智短,曾不得乎少分。”(見《全唐文》第06部卷五百三十)。這時的顧況已經具備了脫穎非凡的才氣,深為時人所讚揚。唐代詩人張繼在《送顧況泗上覲叔父》中云:“吳鄉歲貢足嘉賓,後進之中見此人。別業更臨洙泗上,擬將書卷對殘春。”把顧況當成吳鄉少年後進看待,對其才華頗為欣賞。生活在釋道文化繁榮發展時代中的他,其一生除了受儒家思想影響外,同時亦深受釋道思想的濡染。這就是後來顧況皈依主張佛道雙修的茅山派的最早因緣,皈依茅山宗後,顧況乾脆以“華陽山人”自號。

茅山林泉秀美,環境清幽,是修身養性的福地。顧況在茅山築廬安居,縱情山水,以詩書為樂。期間,他潛心修道,向道士學習“清虛服氣,餐芝餌石,修導養之法”,期望有朝一日能得道成仙。他歸山后對大道的傾心,還可見於《夜中望仙觀》:“日暮銜花飛鳥還,月明溪上見青山。遙知玉女窗前樹,不是仙人不得攀。”既寫月下仙觀環境之清幽脫俗,又寫自己急於追求成仙的境界;《山居即事》:“下泊降茅仙,蕭閑隱洞天。楊君閑上法,司命駐流年。崦合桃花水,窗分柳穀煙。抱孫看種樹,倚杖問耘田。世事休相擾,浮名任一邊。由來謝安石,不解飲靈泉。”更是他入道後對山居生活的讚美。

隱居茅山后,顧況不信煉丹進補之說,只是“野人愛向山中宿”而已。《閒居自述》中道:“宋辱不關身,誰與疏與親?有山堪結屋,天地可容塵。白髮偏添壽,黃花不笑貧。一樽朝暮醉,陶令果何人?”儘管顧況不肯效法三茅祖師研煉丹藥,但茅山道士對他還是極為尊敬的。他們曾密傳給顧況一種“辟穀食氣”的氣功,顧況勤加練習,身體變得更健壯,並將這種氣功功法傳給了摯友李泌。茅山道士盛情相邀,顧況在茅山住處常頻繁變動,因其名聲大,哪個宮觀都想留他住下,他亦“客隨主便”,或住抱樸峰或上大茅峰或在三茅峰下。同時也幸得道士們幫助,顧況晚年一些詩文才得以留存。並且《茅山志》還記載了:“唐顧況隱於菖蒲潭石墨池上,自號華陽真逸,撰焦山《瘞鶴銘》”的事實。

顧況七十歲時夭亡一子,心中十分悲傷,寫了一首聲淚俱下的哀詩《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懷哉隔生死,悵矣徒登臨……”,但慶倖的是當年他又得一子,即唐代詩人中小有名氣的顧非熊。

《酉陽雜俎》云:顧況有子,數歲而卒,況悲傷不已為詩哭之雲:“老人哭愛子,日暮千行血。心逐斷猿驚,跡隨飛鳥滅。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時別。”其子雖卒,魂神常在其家,每聞父哭聲,聽之感慟。因自誓,忽若作人,當再為顧家子。一日,如被人執至一處,若縣吏者,斷令托生顧家。複都無所知。勿覺心醒開目,認其屋宇兄弟,親愛滿側,唯語不得。當其生也,已後又不記。至七歲,其兄戲批之,忽曰:“我是爾兄,何故批我?”一家驚異。方敘前生事,歷歷不誤,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顧非熊也。說的是顧非熊三歲才開始講話。在他七歲的時候,他哥哥開玩笑打了他一巴掌,他便突然說道:“我是你哥哥,為什麼還打我一巴掌?”然後就開始講述他前世的事情,一件一件地都和顧況死去的兒子生前的事蹟相吻合。並且又說,他去世後在冥漠中聽到父親苦吟《傷子》詩,心中不忍離去,又轉回來投生到父親膝下為子。照此說法,顧非熊應是輪回轉世的。雖然輪回轉世之事在時間的流逝中逐漸被加強成典實,其實是寄託了後人對親人不能釋然的心態。


顧非熊

顧非熊(796?—854?),字不詳, 姑蘇人,顧況之子。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文宗開成初年前後在世。著有詩集一卷,《新唐書藝文志》傳於世。《舊唐書•顧況傳》說顧況“性詼諧,雖王公之貴與之交者,必戲侮之。”顧況個性鮮明,耿直。性詼諧,喜談謔,好狂言大語,常作驚世駭俗之態。《唐才子傳》卷七也說顧非熊“性滑稽好辯,頗雜笑言,淩爍氣焰子弟,”可見父子二人性情相同,正是這種狂疏的性情使得顧非熊向他父親一樣在官場、科場磨難多多,頗不稱意,混跡科場三十年還沒及第。會昌五年(845),顧非熊應舉,初落第,所幸唐武宗久聞其詩名,親自調閱試卷,追榜放令及第。當時的詩人劉得仁寫了一首詩祝賀他:“愚為童稚時,已解念君詩。及得高科晚,須逢聖主知。”詩中除推崇他的詩名外,還特別談到他進士及第是皇上親點的。在科場中辛苦掙扎了三十年,終於進士及第,按理應該是非常值得慶賀和高興的事情,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從顧非熊成名歸家時,他的朋友項斯的送行詩中便已經透露出顧非熊成名後反常的失落感和可能歸隱的兆頭:“吟詩三十載,成此一名難。自有恩門入,全無帝裡歡。湖光愁裡碧,岩影夢中寒。別後杉松月,何人共曉看”。最終,他同其父一樣不樂逢迎,在盱眙尉上棄官歸隱茅山。《新唐書•藝文志》稱顧非熊“大於盱眙薄,棄隱歸茅山。”劉得仁有《送顧非熊作尉盱眙》:“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歷數為詩者,多來作諫臣。 路翻平楚闊,草帶古淮新。天下雖雲大,同聲有幾人。”在與朋友告別前,他思緒萬千,寫下《成名後將歸茅山酬群公見送》:“此名誰不得,人賀至公難。素業承家了,離筵去國歡。 暮天行雁斷,曉渡落潮寒。舊隱茅峰下,松根石上盤。”詩中表明自己應舉是素承家業,心中常懷隱逸之志。

遺憾的是顧非熊隱居茅山后的生平事蹟古籍記載較少,從唐代至清代對其人其詩的記載和評價僅散見於一些史籍和詩話之中。《唐才子傳》卷七記載,顧非熊“不樂拜迎,再厭鞭撻,因棄官歸隱……不知所終,或傳住茅山十餘年,一旦遇異人,相隨入深山,不復出矣。”據此,則顧非熊大約晚年終於茅山,至於遇到異人云云,自然是傳說,並不足信。可見他隱居已久,人們對他的事蹟也不堪了然了。從顧況《山居即事》“抱孫堪種樹,倚杖問耘田”詩句來推敲,顧家祖孫三代在茅山還享受過一番天倫之樂哩。此詩可能是顧況最後一首詩,此後,史書上再無這家人的消息了。

時代環境粉碎了文人們渴望建立功業的豪情壯志,他們一方面極力避世歸隱,另一方面多依附權門。他們或遊山玩水,貨旅宦漂泊,或皈遁山林。象顧況一家,父子都是成名的詩人,都有了官位,最後都棄官入道、歸隱山林,這在歷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因此《唐摭言》卷八中以“全家歸隱茅山”的讚頌口吻記下了這段歷史。然而,盛世不再,似乎風景也隨之更改。

(道音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7 10: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