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超級細菌」步步逼近人工關節手術 研究揭露攻防線索!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27 04:03: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根據文獻統計,約有1%的患者術後會遭遇感染問題,進而演變為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最常見的感染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於抗生素的過度使用,越來越多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出現,也就是俗稱的「超級細菌」。

人工關節是治療嚴重型退化性膝髖關節炎最有效的方式,台灣每年約有六萬名病人接受人工關節置換術。然而,此手術最讓病患及醫師擔心的併發症就是關節感染。

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 使治療變得棘手
根據文獻統計,約有1%的患者術後會遭遇感染問題,進而演變為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最常見的感染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由於抗生素的過度使用,越來越多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出現,也就是俗稱的「超級細菌」。這些超級細菌使治療變得愈加棘手,已然成為當前重要的公共健康議題之一。

研究: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菌株抗藥性、致病力強
嘉義長庚醫院骨科彭國狄教授與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張沛鈞教授合作,分析、比較過去幾年因人工關節置換術,遭感染的骨髓深部組織導致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對比感染皮下軟組織所造成的蜂窩性組織炎,其金黃色葡萄球菌菌株的抗藥性和致病力。研究發現,在同為「ST45基因型」的框架下(此為全球廣泛流行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抗藥性基因型),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所分離的菌株往往比蜂窩性組織炎所分離的菌株具有更多的抗藥性和更強的致病能力。

研究找出「超級細菌」的威脅性來源 有助臨床選擇抗生素
彭國狄醫師進一步說明,經細菌的全基因體定序分析顯示,多個與抗藥性和致病性有關的基因,在人工關節感染骨髓炎所分離的菌株中皆有相同或類似的變異,但此基因變異極少發現於蜂窩性組織炎所分離的菌株。此發現表示在深部組織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已演進為更具威脅性的菌株。因此,人工關節感染病人如出現手術傷口紅腫或化膿等異常變化,應盡速就醫,並在必要時使用適當的抗生素,以避免病情惡化成慢性骨髓炎,切勿輕忽。這項研究由嘉義長庚紀念醫院和長庚大學醫學院合作完成,相關成果已發表於《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5:4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