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7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第一福田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謝絕勳章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4-12-31 00:29:2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第一福田

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

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
――《佛說生經》

一、瞻病的必要

人吃五穀雜糧,誰無病痛,所以生病是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的。嘗謂「諸苦之中,病苦為深;作福之中,省病為最」。因為人一旦生病了,由於身體的痛苦,往往使得內心寂寥脆弱,易生煩惱,這時最需要仰仗他人給予粥藥的照顧,語言的安慰鼓勵,以堅固其信心,使夢幻之軀得保安康。

二、瞻病的方法

看護病者應具正確方法,否則非但不能使病者早日痊癒,反更使病情益加沉重。如何是正確的瞻病法呢?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四載,有五法能令病人迅速康復:

1.分別良醫:能分辨醫生的醫術、醫德高明與否。

2.亦不懈怠:先起後臥,以勇猛心看顧病者,為其拭洗浣衣,灑掃住處,極令清淨。

3.恒善言談:多與病人交談,說安慰、鼓勵的言語,使病者去除寂寞,得獲人情的溫暖而堅強振作。

4.少於睡眠:不貪睡眠,隨時注意病者所需,給予滿足。

5.以法供養:不貪飲食,為病人說法,使病人體會病性本空的道理,而能淡然處之。

若能成就上述五法,照顧病人,病者必能早日重獲康健的快樂。

三、瞻病的果報

布施猶如播種,要想有好的收成,先要有一塊好的福田。《大般涅槃經》卷中說:「若有施主,施於病人,及看病者,斯則名為滿足大施。」又《梵網經》卷下說:「若佛子見一切疾病人,常應供養,如佛無異。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可見佛陀很重視看病。因為看護病人可以獲得無量無邊的福報,未來的希求也會如願以償。

《四分律》卷四十一載,佛陀雖然已經果德圓滿,但其愛護眾生的悲心像流水長河一般,因此依然降尊就卑為其生病的弟子拭身不淨,浣衣晒乾,灑掃環境,愛語安慰,使他們得到依怙。唐代悟達國師,在其尚是雲水僧時,途經京師,見一西域異僧(迦諾迦尊者)身患惡病,無人理睬,於是耐心為其擦洗敷藥,並照顧其疾病。後嘗於懿宗時,膝生人面瘡,幸遇尊者,報以解冤消業。又玄奘大師,在四川見一病人,身瘡臭穢,衣服破汙,心生憐憫,將其帶回寺中療疾,並施與衣服飲食。病者慚愧,乃授法師《般若心經》。由是之故,日後玄奘大師西行,臨危之際,幸得此經之助而解厄。

所以古德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善惡果報亦如此。」世間上無論善、惡事都有報應,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不變的真理。

四、結論

諺云:「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日好。」又《生經》云:「善惡有對,罪福有報,恩生往返,義絕稀疏。」人生無常,你我都難免病苦諸厄,所以,人和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健康的人應長懷惻隱之心,對於那些有苦難疾厄的人,要主動給予問候關懷。我們希望別人對我們仁慈,就先要對別人仁慈;未來想得到幸福美滿的前途,就要多播種一些幸福美滿的種子。如《生經》說:「人當瞻疾病,問訊諸危厄,善惡有報應,如種果獲實。」

(星雲大師全集)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喜歡喝點小酒,藉著酒後微醺,釋放心中的壘塊。有時太過了,就睡著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6 16: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