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婆羅洲山區發現「紅毛巨瓶」新種豬籠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1 15:31:4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馬來西亞沙巴森林研究中心聯合澳洲研究人員,近日於婆羅洲沙巴中部的超鎂質山區,發現了一種全新的巨型捕蟲植物,並將其命名為Nepenthes pongoides,意思是「像猩猩的豬籠草」。它的捕蟲囊上覆滿橙紅色長毛,與當地紅毛猩猩的毛色幾乎相同,令人驚嘆。

這種新植物的體型也令人印象深刻。研究團隊測量後發現,它的捕蟲囊可高達 45 公分,內部容量超過 2 公升,能收集雨水或捕捉昆蟲,堪稱植物界的「巨無霸水瓶」。它的發現讓植物學界驚喜不已,因為這是豬籠草屬(Nepenthes)中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個物種。

這發現源於一場歷時近20年的探索。早在2004年,就有當地人拍下這種奇特植物的照片,但一直未被正式研究。直到2018年,新的目擊報告和照片出現,才吸引了這支研究團隊的注意。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研究人員直到2023年才親自踏上婆羅洲的山區展開調查。在一片由火成岩堆積成的小型山脈中,他們終於在第三天找到目標——獨特的紅毛巨型豬籠草。


僅限於土壤貧瘠的鎂山



Nepenthes pongoides 的毛髮細節
新葉和葉基:覆蓋密集的長毛,顏色從赤褐色到紅金色不等。
卷鬚:長滿細長、向後彎曲的毛髮。
葉表面(上側):特別在葉脈處有紅色細毛,毛髮清晰可見。
葉表面(下側):覆有短而密的絨毛。
電子顯微細節:下側葉面毛髮帶有刷毛狀突起(紅箭頭),毛髮間散布無柄腺體。
捕蟲囊蓋下表面:分布簡單或分枝的毛髮(紅箭頭)。
毛髮特徵展現了這種豬籠草的獨特外觀和生理適應性。
(圖/《澳大利亞植物學》)


團隊在兩次實地考察中共發現了 39株這種植物,確認其數量稀少,對環境極為依賴,顯示其高度脆弱性。不過,令人遺憾的是,這項發現很快吸引了偷採者,當地已出現非法採摘的情況,進一步威脅這種珍稀植物的生存。

研究人員指出,該植物的生活環境特殊,僅見於土壤貧瘠的超鎂質山區。捕蟲囊形態獨特,上部呈鐘形,邊緣分布大顆蜜腺,散發氣味吸引昆蟲。研究成果發表於《澳大利亞植物學期刊》(Australian Journal of Botany)。未來,團隊將持續監測其生態狀況,期望保護這個新發現的「紅毛水瓶」不受威脅。



資料來源 : 明日科學
https://tomorrowsci.com/globalnews/20241225_03/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7 13: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