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5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神聖的教堂 林仰崢
神聖的教堂
作者:林仰崢
創作年代:1942
規格:21×33cm
藝術家簡介
林仰崢 (1923- ), 別名小林,福建詔安人。擅長版畫。1939年曾任《救亡日報》、《新華日報》美術編輯。香港人間畫會會員。1949年先後在華南文聯、廣東省美術創作室工作。歷任廣東嶺南美術出版社《畫叢》副主編。
林仰崢先生是歷經抗戰時期和和平年代的革命文藝老戰士。40年代,時值新興木刻在魯迅先生的宣導和扶持下蓬勃發展,解放區和國統區都在積蓄和發展著木刻的先鋒力量和作用。當年的文藝小兵林仰崢,正是在夏衍、李克農、葉靈鳳等諸位先生的愛護下,黃新波等專業美術教員的培育下迅速成長起來。以《新華日報》副刊編輯部為陣地,林仰崢創作了不少藝術性和技法成熟結合的作品,這期間尤其以1943年4月在桂林舉辦《香港的受難》畫展上展出的《神聖的教堂》、《碼頭》兩幅作品而引人注目,反響強烈。它們和解放後林仰崢所創作的眾多記載新中國社會生活和火熱建設場景的優秀木刻一起,被載入中國新興版畫運動50年的光輝史冊。
從事木刻版畫藝術創作60年,林仰崢的作品無論是取材或是藝術表現形式,都能合乎構思需要而達至精妙統一,並以其扎實的基本功和縝密的畫面組織能力,形成個人別具特色的版畫風味和多變刀法。舉凡黑白、套色、單幅、組畫等多種形式的木刻創作,或是漫畫或插畫,都能信手拈來而別開生趣。
來源:北京市中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