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戰役] 甲午戰爭(中) [複製連結]

總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11 01:10: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臥薪嚐膽”這個成語講述的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踐苦心礪志,十年複國的故事。這個故事之所以能被傳頌千載,乃是由於主人公勾踐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行人之所不能行,故而能轉弱為強,成不世之功。“忍”的力量在歷史進程中有怎樣的作用,回顧一百年的甲午年,那場決定了中日兩國國運消長的戰爭,我們能再次得到啟示 ——如果我們能從另一角度來看待這個歷史事件。

直到1894年朝鮮“東學黨”事變爆發,從而中日兩國都捲入其中正面衝突,此時大清的綜合國力還遠在日本之上。大清的中央政府的歲入約八千萬兩白銀;日本一年的財政收入也約合8000萬日元(當時的一日元的價值略低於中國的一兩庫平銀),可是這僅是以中央財政收入作比較,若把地方財政也包括在內,大清的財力則遠厚於日本。戰前,日本的工業資本僅約7000萬日元、銀行資本約9000萬日元;鋼鐵、煤炭、煤油、銅、機器的產量都遠遜於中國。而且甲午之戰前的十年,日本傾盡其國力擴軍經武,尤其是幾度追加預算建設海軍,對工業基礎設施的投資嚴重不足,工業基礎尚不及大清“洋務運動”三十年的成就,況且其民間也遠未富裕。作為清庭當時決策者的光緒帝,恐怕怎麼也搞不明白,為何這樣一個兵寡民疲的蕞爾小國,膽敢向大清這個龐然大物挑戰。

從1885年到1894年十年間,可以說是進入近代以來,清朝“周邊關係”最好的十年,由於1885 年對法國戰爭的勝利、近代國防體系的建成,清庭在外交中的底氣也硬了起來,在國際上的處境也大為改善。在這十年間,中國沒有大規模對外戰爭,朝庭垂拱而治、百姓安居樂業。人們似乎開始相信,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的“同治中興”,將把大清朝送進另一個黃金盛世。可是這一切美夢,卻由於東方鄰國朝鮮的一次事變而被打破了。

正在慈禧太后大建頤和園、為自己慶辦六十大壽的同時,日本的君臣卻正在勵精圖治。天王睦仁(明治天王)是個極具忍耐力的君主,他不僅立志要讓日本成為一個近代化的工業國家,更要讓日本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大國。1884年日本在朝鮮策動“甲申政變”失敗後,就大大加快了擴軍的步伐,從1891年之後,更是用財政收入的超過30%用作軍費。為了購艦購炮、加快海軍建設,在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為自己修頤和園的同時,睦仁天王卻拿出自己的私房錢(內帑金)捐作海軍經費,並帶動朝野民間一起捐款。甚至一日只食一餐,以示決心、以勵國民:“帝國海軍一日不強,朕一日不再食矣”。在此種決心和意志下,日本軍力迅速提升,至1894年,日本聯合艦隊的在總噸位、艦船航速、火炮射速上全面超過了北洋水師,日本決策者認為,和北洋水師決一勝負,奪取西太平洋制海權的時機到來了。

1894年,日本以朝鮮動亂為由出兵介入,並於該年7月6日戰領朝鮮王宮,囚禁朝鮮國王李熙,扶持親日政府,驅逐在朝清軍;7月23日,日艦更于豐島附近海面攻擊清軍船隻,開釁戰端,史稱“豐島海戰”,中日甲午戰爭全面爆發了。

另一方面,清朝雖然在綜合國力上勝於日本,在戰爭準備上卻遠遜于對手,北洋陸海軍倉促調動,物資、尤其是重武器多有不到位者。另外北洋水師從1888年成軍以後再也未添一艦,朝庭即使有財力再添購炮、船,面對迫在眉睫的戰爭也是緩不濟急。總而言之,清庭需要更多時間備戰,利在緩而不在急,方能發揮其綜合實力強的優勢。北洋大臣李鴻章久曆洋務,主張依靠西方列強調停,儘量拖延戰爭的爆發;而光緒帝和翁同和等一班朝臣則主戰。在正式開戰前的危機處理階段,清庭戰和兩議、舉棋未定;或進或退、猶豫未決。既未全力斡旋、也未傾力備戰,喪失了不少有利的時機。但最終光緒帝不能忍耐日本的囂張挑釁,儘管備戰不佳,也一意主戰。“豐島海戰”發生後,清庭遂召回駐日公使汪鳳藻,正式對日宣戰。

甲午戰爭的第一階段在朝鮮進行,雙方第一場陸戰在離牙山清軍駐地不遠的“成歡驛”展開,由於日軍在兵力佔有明顯的優勢,清軍略做抵抗後就向北撤退,渡過大同江,退歸平壤。在“成歡之戰”中,清軍的備戰不足顯而易見,聶士成部的一線守將許兆貴根本沒有大炮,只能以步槍抗日軍之野戰炮,而日軍在佔領離戰場不遠的牙山清軍營地後,卻發現了未來得及被帶走,被清軍毀壞了的大炮。清軍的備戰倉促、調度失當可見一斑。

1894年9月17日,北洋水師以主力護航,運送陸軍趕赴平壤防線。在歸航途中,在鴨綠江以西的黃海大東溝海域,與伊東佑亨指揮的日本聯合艦隊主力遭遇了,日本人所期待的與北洋水師一決勝負的時機終於到來了!一時間,大東溝海面上炮聲隆隆、硝煙彌漫、水柱騰起、火光沖天,一場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激烈海戰爆發了,這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鐵甲蒸汽船之間的主力會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7 13: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