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9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53
- 相冊
- 1
- 日誌
- 0
![Rank: 1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8](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2.gif)
狀態︰
離線
|
歷代兵家,首推《孫子兵法》。作者孫武,生活在春秋末期,生平不詳,大約與孔子同時代。他所著的《兵法》十三篇,堪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兵學聖典。在此之前沒有一部如此系統、完整的關於戰爭的著作,在此之後兩千多年,不論中外,也沒有一部兵家著作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春秋”294年,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汲汲奔走不可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春秋”是個大動盪的時代,“燁燁雷電,不寧不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春秋”時代也是戰爭理論、戰爭藝術開始形成的時代。在近三百年的時間裡,大戰逾百,小戰不可勝計,時代的風雲為大軍事家孫武提供了廣闊的視野和豐富的素材。
孫武是典型的學者型將領,可以說他代表了“名將”的一種類型。在他的《兵法》十三篇成書的時候,還沒有一次實戰領兵的經驗;而且終其一生,只從事過一場大戰, 就是西元前506年的吳國攻楚之戰。
吳楚兩國幾世宿敵,力量對比上是楚強吳弱。但是吳國卻驚人地以少勝多,以水陸三萬多精銳擊破楚國逾二十萬大軍,攻克其都城郢都,把諾大的楚國逼到了幾乎亡國破都的處境,令天下強國都目瞪口呆。
孫子在這一戰中是如何實踐他在《兵法》十三篇提出的原則的?吳楚兩國是如何“伐謀”的?孫子是如何設計戰略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