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70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丹道證悟:唯道集虛,道家仙學實修中的要點功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13 01:23:2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丹道證悟:唯道集虛,道家仙學實修中的要點功夫!

1《莊子•人間世》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耳止於聽,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瞻彼闋者,虛室生白,吉祥止止。夫且不止,是之謂坐馳。夫徇耳目內通而外於心知,鬼神將來舍,而況人乎!”

在這段話中,“唯道集虛”首先要求“虛其心”,心達到虛無空靈的境界,則與道相合。

老子《道德經》云:“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複。”

“致虛極,守靜篤”,就是“唯道集虛”的功夫。

世上萬事萬物皆始於無,始於虛,始於弱,道家“觀其複”則返其初始狀態而用其無,用其虛,用其弱。虛己待人則得人,無心虛受則全事,此所謂“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吾有四句偈云:“大道無恩怨,清平是我心。坦然而虛受,時變敢力行。”

丹道之修煉,以煉虛為煉心末後一段工夫,以還虛為煉丹最後一著工夫。

《唱道真言》云:“至若煉虛,要胸懷浩蕩,妙至忘身,無我無人,無天無地,覺清空一氣,混混沌沌。”

“以陽神之虛,合太虛之虛,而融洽無間,所謂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者也。”

李道純雲:“心歸虛寂,身入無為,動靜俱忘,到這裡精自化氣,氣自然化神,神自然還虛。”

又作《煉虛歌》云:“為仙為佛與為儒,三教單傳一個虛。亙古至今超越者,全由虛裡做工夫。”


2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其根源只在一個“道”字,其見地之精華處正在一個“虛”字,即在實有的物質世界和生命世界之中,發現了一個虛無空靈的世界,丹道就是開發虛無空靈世界之資源為實有的物質界、生命界所利用的學問,故曰“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此虛無空靈世界除含有人類的精神之外,還包含有人類尚無法測知的暗物質、暗能量和資訊場(所謂“撓場”),它們只受道的支配,道也集中了這個虛無空靈世界的精華,這就是“唯道集虛”的含義。

這句話落實到修持工夫上,就是要求從“無食、無息、無念、無身”的“四無法門”修起,學會辟穀則無食,學會胎息則無息,不動心入虛靜則無念,靜極不覺有身而至忘其身則無身,如此進入虛無境界則玄關必現,便與虛無空靈的世界相通了。

近些年我收到大量讀者來信,要求拜師求法學習丹道,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離婁上》)

《西遊記》載唐僧師徒四人來到天竺國下郡玉華州,孫行者、豬八戒、沙僧欲收玉華王的三個小王子作徒弟,惹著一窩獅子精,還丟了手中武器。為首的九頭獅子精號“九靈元聖”,是太乙救苦天尊之坐騎,天尊對孫行者道:“那廂因你欲為人師,所以惹出這一窩獅子來也”,此回稱作“師獅授受同歸一,盜道纏禪靜九靈”。

看來,好為人師也是心靈不清淨的表現。

“正大光明”四字,便是我所傳的為人、為學、處世、修道的“四法印”,而“積德通靈”、“集義生氣”、“唯道集虛”,就是我所傳的“三句教”。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簽名被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7 15: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