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393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5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清朝康熙帝「喜愛微服私訪」的形象深植人心,然而他其實並不贊同微服私訪。
皇帝脫下龍袍微服私訪,是民間津津樂道的故事題材,還出現在不少影視作品中,然而在真正的歷史中,很少看見關於皇帝微服私訪的記載,連在民間以「喜愛微服私訪」聞名的清朝皇帝康熙,其實也抱持反對態度,認為全天下人都認識自己,就算喬裝也沒用。
根據《國家人文歷史》報導,秦始皇、漢武帝曾巡遊天下,隋文帝曾三下江都,明武帝巡遊過揚州、南京等地,清朝乾隆也曾仿效康熙六下江南,然而這些都是公開的巡遊活動,相較之下,各朝皇帝微服私訪的次數少之又少。
事實上,大張旗鼓的巡遊和微服私訪的目的不同,巡遊能讓人民在精神層面上向帝王臣服,以達到維繫一統和監視天下的目的,而微服私訪更多是滿足帝王視察民情、遊山玩水的願望。
但如果是為了視察民情,皇帝其實有比微服私訪更省時省力的方法,比如明朝的東廠、西廠,以及清朝的密摺,且歷史中有不少皇帝在私訪期間遇險,因此不少大臣會勸誡皇帝不要輕易出宮。
此外,皇帝出宮必須要有齊全的後勤保障,根據大陸學者滕德永對清朝內務府奏銷檔案的統計,康熙第二次東巡時,御膳房從京城攜帶的肉類足以裝滿40牛車,菜餚等則裝了14馬車;另外還要準備觀戲、煙火表演等娛樂活動,這些生存與生活設施,都是「說走就走」的微服私訪難以做到的。
康熙在民間以「喜愛微服私訪」出名,但其實他對此持反對立場,大陸歷史學者常建華統計,康熙曾3次東巡、3次西巡、6次南巡、48次北巡、27次巡幸京畿,但這麼頻繁的出巡中,沒有一次是微服私訪。
《清聖祖實錄》記載,康熙認為全天下的人都認識自己,就算喬裝出行也很容易被認出來,所以絕對不做這種事,比起私訪更希望透過密折了解民生社會;至於民間盛行「康熙微服私訪」的故事,實際是為了宣揚皇帝愛民如愛子,以強化百姓的忠君意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