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91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805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3](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陶藝‧保存者李幸龍
文化資產所在地:臺中市清水區中社路
簡介
臺灣陶藝史最遠可追溯至史前,考古遺址出土陶片,大坌坑文化出土陶器,距今5000-7000年,乃至原住民社會,傳統陶藝產業,自荷西時期、明、清以迄日據、戰後,從未間歇。
現代陶藝創作,肇萌於西元1960年代中期,陶藝工作者自歐洲、日本、美國等地,習得現代陶藝觀念與技法,進行釉藥實驗,陸續出現創作性作品,帶動現代陶藝創作風潮。
臺灣現代陶藝發展,主要區分二個面向,一是於造型上徹底突破瓶、罐或器皿之形制,另一是於釉藥進行各種效果之開發,以釉彩多變及陶土質樸,於傳統中融入作者個人特色,開創現代陶藝風華萬千之局面。陶藝屬歷史悠久之傳統工藝美術類項,於本市地方藝術發展史,亦具有舉足輕重地位。
登錄理由:
1. 陶瓷工藝於本市藝術發展關係極為密切,李幸龍先生從事陶藝創作多年,結合陶藝與漆藝技術,於傳統中創新個人風格。
2.保存者經本市傳統藝術審議委員會議審議,評定其作品器型渾厚壯實,面雕釉及漆面裝飾性強,技術多元,韻味典雅,具有優秀之藝術價值。
3.以陶藝為基礎,輔以漆藝重點裝飾,複合陶藝及漆藝技法且熟練,展現特有美感,已屬陶藝之特殊技藝表現。
4.作品獲獎經歷豐富,於傳統藝術領域具有一定地位,積極授徒,形成地方區域流派,具有地方性陶藝特色。
法令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9條第1項及傳統藝術民俗及有關文物登錄指定及廢止審查辦法第2條第1項第1款第1、2、3目。
(臺中市文化資財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