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5-20
- 最後登錄
- 2025-4-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288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035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文人優雅
夜風輕拂,帶著淡淡的梅香穿堂而過,紙窗微顫,如同文人案前輕展的宣紙,盈盈欲動。這樣的夜色,最適合沉吟一首詩,或是靜對一盞清茶,讓思緒隨著茶煙裊裊,浮沉於時光的長河之中。
古來文人墨客,無不沉醉於「風花雪月」之境。他們吟風、詠花、賞雪、對月,將天地間最清雅的景緻化為詩行,寄託胸臆,描繪內心的風華。
風,是東坡赤壁夜遊時的江風,拂動長袍,激起詞人的豪情。「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子與客泛舟清風之中,任胸懷與天地同寬。這一縷風,不僅是自然的流轉,更是文人灑脫的精神,縱然身陷宦海沉浮,仍能談笑風生,笑對人生潮起潮落。
花,是元稹《離思》中那朵永不凋零的海棠,也是李清照《如夢令》裡雨後的海棠。「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這一聲輕歎,彷彿春日裡花瓣飄落時的呢喃,將女子幽幽的愁緒刻畫得淋漓盡致。文人愛花,卻不僅止於其嬌豔,更憐其盛開與凋零之間所承載的人生况味。
雪,是柳宗元在永州所見的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寥寥數語,便將天地間的孤寂與清冷勾勒成一幅水墨畫。白雪之下,一葉孤舟,一翁獨釣,這是遺世獨立的風骨,是文人於寂寞中淬煉出的堅韌與從容。
月,是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裡的千年之光,照見離人,也映出詩心。「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這輪月,曾映照過秦樓漢闕,也曾伴隨寒士孤旅,皎潔清輝之下,多少文人對影成三人,寄託心中幽思。
風花雪月,不僅是自然的詩意,更是文人心靈的映照。他們在風中尋找自由,在花間感懷人生,在雪裡沉澱心境,在月下寄託離情。他們的優雅,不僅在於衣袂翩然,更在於心境的澄澈與超然。
今夜,我提筆於燈下,窗外夜風依舊輕吟,花影微晃,遙想古人,也感受自己的風花雪月。這一筆,不為驚世之作,只願將這一刻的清雅,寫入歲月之中,與天地共存。 |
-
總評分: 威望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