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大腸癌年齡下降!醫分析6原因:症狀易誤判 [複製連結]

總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總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1-25 22: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大腸癌是台灣常見癌症之一,而全球各地的大腸癌發生年齡都有逐漸下降的趨勢,究竟為何?對此,腎臟科醫師王介立引述一項國外研究,共分析出6大可能原因,其中提及年輕患者往往腫瘤長在左側結腸,多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表現,容易被誤判而延誤治療時機。

醫師王介立在個人粉專發文表示,根據2022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一篇綜論文章,分析出大腸癌年輕化的可能原因。首先是生活型態與飲食習慣的轉變,由於過去數10年來飲食逐漸「西方化」,例如高紅肉、高加工食品、精緻糖類與含糖飲料的攝取增加;同時全穀物及富含植物性纖維的食物比例卻相對下降,使腸道菌相受干擾,導致慢性發炎及促進腫瘤生長的環境。

其次是肥胖與久坐行為盛行,王介立指出,越來越多年輕人都有這2風險因子,被認為與早發型大腸癌的增加有關。而肥胖可能透過代謝、荷爾蒙和腸道菌相的改變,提升罹癌風險。再來是腸道菌相失衡,因飲食與生活型態的因素改變腸道菌相組成,增加有害菌並減少有益菌,使得結直腸黏膜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進而提高早期產生腫瘤的機會。

再者是遺傳因素與家族史,王介立提及,雖多數早發性大腸癌為散發病例(並非明確遺傳突變引起),但整體來說,年輕患者中具遺傳性大腸癌症候群(如林奇氏症候群)的比例較年長患者高。不過,他也強調,家族史並非所有早發病例的主因,仍有許多為無明確家族史的年輕病例。

另外是早期篩檢與診斷盲區,王介立說明,傳統上大腸癌篩檢建議於50歲後開始,因此許多年輕患者因症狀不明顯或延誤就醫而在較晚期才被診斷出。此外,許多年輕人缺乏固定的家庭醫師、保險與篩檢資源,往往導致診斷延遲和病程進展。

最後是臨床特徵與診斷困難,王介立表示,年輕患者往往在左側結腸(尤其是直腸)出現腫瘤,並常以出血、腹痛、腹脹、排便習慣改變等症狀呈現,這些常被誤判為良性問題(如痔瘡、腸躁症)而延誤診斷。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0年名列國內10大癌症發生率首位,盛行率為男性第1、女性第2。根據國健署公告,114年起,大腸癌公費篩檢將年齡層從「50至74歲」擴大至「45至74歲」及「40至44歲具家族史」民眾,建議符合資格者應定期接受免費糞便潛血篩檢,若檢查陽性務必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以避免延誤治療時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5 12: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