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
- 最後登錄
- 2025-4-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82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943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雪霸國家公園暌違18年再次捕捉到霜毛蝠。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布去年蝙蝠調查成果豐碩,一度以為絕跡台灣的「霜毛蝠」,暌違18年後再次發現,並替捕捉到的霜毛蝠幼公蝠戴上翼環釋放,並分享蝙蝠屋首次記錄有珍貴稀有保育類「台灣無尾葉鼻蝠」棲息,都讓生態人員為之雀躍。
雪管處指出,台灣首次紀錄霜毛蝠,是1952年在台中市東勢馬鞍寮的1隻死亡雄性個體,後來超過半個世紀未再有紀錄,直到2006年東海大學教授林良恭團隊在雪霸國家公園觀霧遊憩區捕獲1隻雌性霜毛蝠,但又空窗18年,去年8月初與中原大學副教授陳怡寧合作,再捕捉到霜毛蝠幼公蝠,在此之前,國內學者甚至懷疑牠們已在台灣消失。
雪管處指出,台灣似乎是霜毛蝠分布的最南界,2010年7月在新竹市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廢棄廠區煙囪裡,首次發現霜毛蝠群體,約有700隻,且是由懷孕母蝠組成的生殖群,每年大約4月前後飛抵,秋天來臨之前全數離去,飛到何處度冬仍不得而知。
觀霧地處頭前溪上游,地形地勢上與新竹市區無明顯阻隔,觀霧地區兩次捕獲霜毛蝠分別在2006年與2024年8月。雪管處表示將監測持續記錄,了解霜毛蝠是否屬於冬季會往高海拔遷移度冬的蝙蝠,及雪霸園區是否為霜毛蝠的度冬場所。
雪霸國家公園雪見遊憩區蝙蝠屋,首次記錄到保育類台灣無尾葉鼻蝠。圖/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提供
此外,雪管處2009年在雪見遊憩區建造國內首座大型蝙蝠屋,去年調查人員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首次發現有台灣唯一的保育類食蟲蝙蝠「無尾葉鼻蝠」趁覓食空檔,飛入蝙蝠屋休息。牠倒掛棲息時一隻腳勾住屋頂天花板,另一隻腳則忙著理毛抓癢、清潔身體和翼膜,生態紀錄珍貴。
資料來源 : 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470/8516303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