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後脹氣好難受? 中醫師教你4招緩解不適!
中醫提醒,若長期有胃脹氣困擾,應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攝取高油高脂食物;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聚餐享受美食,卻因大魚大肉導致腸胃不適?許多人在飯後出現胃脹氣、腹部悶脹等問題,影響生活品質。合佗中醫診所醫師在臉書專頁上分享改善脹氣的4個妙招,包含細嚼慢嚥、餐後散步、按摩腹部、少吃油炸物,讓大家都能遠離腸胃不適。
4招改善胃脹氣 輕鬆擺脫悶脹
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與腸胃健康息息相關,若經常感到胃脹氣,不妨嘗試以下方法:
●細嚼慢嚥:吃飯時放慢速度,減少吞入過多空氣,降低脹氣機率。
●餐後散步:飯後適度活動可幫助腸胃蠕動,促進消化。
●按摩腹部:以順時鐘方向輕柔按摩腹部,有助於腸胃排氣,減少不適感。
●少吃油炸物:油膩食物難消化,容易產氣,建議減少攝取,以減輕腸胃負擔。
3穴位按摩助消脹 簡單又有效
除了養成良好飲食習慣,適當刺激穴位也能幫助緩解脹氣不適。醫師推薦以下3個穴位,透過按摩改善腸胃功能:
●合谷穴:位於手掌虎口併攏,肌肉凸起最高處,能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舒緩胃痛、便秘及腹瀉等不適。
●三陰交穴:此穴位於腳踝內側上方四指寬處,是肝、脾、腎三條經絡的交會點,有助於改善脾胃虛弱、消化不良。
●足三里穴:位於膝蓋下方四指寬處,能強健脾胃,改善胃炎、腹脹及便秘問題。
中醫提醒,若長期有胃脹氣困擾,應調整飲食習慣,避免暴飲暴食或過度攝取高油高脂食物;配合適量運動、穴位按摩能有效幫助腸胃運作,減少不適,讓身體更舒暢。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