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方式
《藍色時期》(Blue Period)是由日本漫畫家山口飛翔創作的漫畫作品,於2017年開始在講談社的《月刊Afternoon》雜誌連載。這部漫畫在2021年被改編成電視動畫,並於同年10月在日本首播。故事講述了一名名為矢口八虎的高中生,他是個學業表現優秀的學生,但內心經常感到空虛。某天,他走進了美術社的課室,看見一幅美術社學姊森的畫作後,被她的藝術作品所吸引,從此藝術創作成了他尋找人生方向的重要媒介。
劇中另一位主角鮎川龍二,起初是她邀請八虎加入美術社,彼此以進入東京美術大學為目標。但在預備考試前夕,她意識到自己真正的興趣在於服裝設計。最終在考試當日,她直接在畫布上畫了一個大大的「×」,表示棄權。小時候教她日本畫的是她的祖母,為了不辜負唯一肯定自己的人,她逼迫自己繼續走傳統日本畫科,最後陷入自暴自棄的處境。經由與八虎在複試前的談心,她略有釋懷,此後,他們彼此建立了某種程度上的友誼關係。
題外,日本音樂組合YOASOBI以《藍色時期》為原型創作了《群青》這首歌曲,進一步豐富了這部作品的影響力。這首歌曲由Ayase創作,主要講述了追求夢想和自我發現的過程。歌詞中反覆提到「青色」,象徵著希望和夢想,鼓勵人們勇敢地表達自己,面對內心的聲音。
在信仰層面中,聖像畫被視為一種視覺工具,可以幫助我們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信仰。然而,它在歷史上也曾引發過爭議。16世紀的歐洲,新教徒發起了「聖像破壞運動」,認為這些作品是崇拜偶像的行為,導致大規模的聖像破壞行動,並最終引發了歐洲的三十年戰爭。
聖像畫是創作者一種個人信仰的表達方式,透過他們筆下的天國之窗引領人們深化信仰。我們需要尊重他人對信仰和文化的見解,即使觀點有異,也不該利用言語去批判別人。何況,天主本是超越一切的受造物,因此在談論天主時,我們的語言要不斷地從一切限度、想像及缺陷中加以淨化,免得混淆那「不可言喻、不可了解、不可目睹、不可捉摸的」天主。人類的邏輯方式去表達天主的奧跡,總是短了一截。
近期,香港某些堂區增添了不少彷如日本動漫的聖地巡禮的擺設,這是梵蒂岡為了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所推出的吉祥物Luce及其系列角色。確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特別是年輕人,而透過他們熟悉與喜愛的方式(二次元文化),讓他們認識基督信仰的不同角度的辦法,同時也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對於這些的聲音,不只在乎淡化或扭曲信仰的核心價值,或讓人們誤解或輕視信仰的真正意義。而按上述文章的說法,人類的邏輯方式難以表達天主的無限可能。教父聖奧斯定認為,自由意志是人類選擇善與惡的能力,但這種自由需要在天主的恩寵下才能真正實現。持平地說,創作自由與信仰純粹性之間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反問地說,為何教會不可以通過這些角色進行教育和引導,來幫助年輕人更好地理解信仰?而不是單純地說出接受或拒絕。
對於矢口八虎和鮎川龍二在《藍色時期》中對藝術的追求,他們在藝術創作中尋找自我,面對內心的聲音,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這種追求過程中,他們不斷淨化自己的目標和方法,最終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我們相信年輕人的可能性,同時,更應憑著我們過往的人生經歷協助他們培育自己的信仰價值觀。前提在於,教會是一個一而多的信仰團體。
(天主教平信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