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老出狀況? 小心腸腦互動異常
腸胃感染「一瀉千里」的惡夢,除了及時就醫治療,中醫建議搭配熱敷脾、大腸、小腸的3個募穴,
包含章門穴、天樞穴、關元穴,有助緩解腹瀉。
消化不良、脹氣或是便秘、腹瀉,腸胃老是有狀況,卻找不到原因?醫師示警,可能是「腸腦互動異常」!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總院長鄭乃源醫師表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缺乏運動,加上飲食不均衡,腸胃不適成為普遍的問題。根據2023年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健康檢查數據統計,有近43%的客戶有腸胃健康方面的困擾。
若已接受器官檢查,諸如腸胃鏡、腹部超音波等檢查,報告中沒顯著異常狀況,但不舒服的症狀仍在,就有可能是功能性的腸胃障礙問題。
鄭乃源表示,傳統的腸胃檢查方法,主要用於發現結構性問題,如腸道息肉、潰瘍、腫瘤等,但對於功能性腸胃障礙則較難檢測。根據研究與提升功能性腸胃疾病診斷與治療的國際性機構羅馬基金會最新標準,功能性腸胃問題被重新定義為「腸腦互動異常」,即腸腦軸的雙向失調。
腸腦軸是一條將腸道與大腦連接的信息傳遞通路,這一概念已被大量研究證實,顯示腸胃健康不僅出現症狀,還與心理狀態、情緒及神經系統有關。當腸腦軸的功能出現異常時,腸胃不適可能不僅是由於消化問題,而是來自腸道和大腦之間的互動失衡。
功能性檢查不僅能提供精確的診斷,也帶來更多元且有效的診療方式。例如,針對腸道菌群失衡,補充益生菌和益生元已被證實有效,並有助於改善腸腦互動。此外,飲食調整,如低FODMAP飲食,也能顯著提升腸道健康,進一步增強免疫系統與情緒健康。
鄭乃源表示,腸道健康已成為現代健康檢查的核心。對於經常出現腸胃不適的患者,除了進行傳統的結構性檢查,功能性檢查同樣不可忽視,因為它能幫助發現問題,並進行更具針對性的治療。
(中華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