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老年人最怕跌!3步驟預防,練「起坐動作」訓練肌力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流行教主勳章 藝術之星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自然美景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歌神VIP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2-20 18:32:5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我爸又跌倒了!」林先生照顧有喝酒習慣的七旬父親,林父偶爾反應緩慢而跌倒。
某日撞到頭確診為「硬腦膜下出血」,臥床多日肌肉流失,不良於行。
台灣高齡照護暨教育協會理事長、成大醫院高齡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家銘表示,
肌肉停止活動後就會開始流失,臥床一天掉1%至2%,臥床10天約減少1公斤體重。

台灣今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超過460萬人。
據衛福部統計,「跌倒」是長者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的第二位(每10萬人26.4人),
像台泥前董事長辜成允、知名藝人馬如風、丁強、作家司馬中原等都因跌倒辭世,

如何有效預防長者跌倒,已是超高齡社會的關鍵課題。

12位長者 就有1人跌倒就醫
老人家最怕跌,平均每6位長者中就有1人曾經跌倒,每12位長者中有1人因跌倒就醫。
張家銘指出,老年人跌倒的就醫比率低,大多是有傷才就診,但僅解決傷口問題,
沒有找出跌倒的原因並改善,反覆跌倒容易造成髖關節或脊椎骨折,容易失能、甚至死亡。

張家銘說,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包括姿勢性低血壓、疾病用藥、
家中環境及肌力不足,有些長者因半夜尿失禁而滑倒。
必須找出問題對症下藥,若家中長輩出現行走遲緩和起身、爬樓梯困難等症狀時,應就醫師診斷,
評估是否罹患肌少症,或其他聽力、視力退化。

中強度運動 每周至少150分鐘
台灣生活復能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鍾孟修表示,長者跌倒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
包含身體功能退化、慢性疾病影響、認知功能障礙、多重藥物使用、心理狀態等;
外在因素則是環境、不當輔具、天冷反應慢、不合腳或摩擦力不夠的鞋子等,
都容易讓身體失去平衡不慎受傷。
建議每周應從事至少15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
即使上了年紀也要持續運動,並適當補充營養。

國健署副署長魏璽倫指出,65歲以上老人,
85%至少有一項慢性病,血糖、血壓過高可能造成眩暈不適,
長者用藥問題也是引發跌倒的原因之一。因此長者務必要做好慢性病管理,
定期測量追蹤血壓、血糖及血脂數值變化,以預防併發症。

國健署參考世界衛生組織( WHO)提出的長者整合式照護(ICOPE)指引,
對65歲以上的長者所進行的「認知、行動、營養、聽力、視力、憂鬱」六大面向的整合性評估,
可及早發現長者的跌倒風險。魏璽倫提醒,長者跌倒的風險與生理、環境和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可從「防跌三步驟」著手:
防跌三步驟
1.充足營養、規律運動:平時須注意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必要時諮詢社區營養師。
此外,定期運動,增強肌力的訓練,提升長者日常獨立活動功能。
2.慢性病管理:若三高控制不佳,數值過高可能造成眩暈不適,身體失去平衡;疾病也會造成衰弱、身體功能下降。
3.用藥安全:就診時請醫師協助評估用藥,避免藥物交互作用,例如鎮靜安眠用藥、降血壓藥、肌肉鬆弛劑等。
練「起坐」動作訓練核心及臀腿肌力
對於肌力不足或曾經跌倒的人,鍾孟修建議,可進行「起坐」動作訓練核心及臀腿肌力,
要保持一定的速度,早晚各做20組,可以提升腰力、腳力,減少跌倒狀況發生。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22:3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