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4-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694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600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酷似佝僂長者的金龜樹
金龜樹的果莢漸漸成熟 圖/德禪
金龜樹的頭狀花序 圖/德禪
金龜樹的植株 圖/德禪
金龜樹盛開的花 圖/德禪
金龜樹的熟果呈紅色,並開裂,露出種子。圖/德禪
金龜樹主幹蒼勁,易長樹瘤。圖/德禪
金龜樹的果莢像耳環鉤 圖/德禪
1
金龜樹的花苞和初開的花 圖/德禪
金龜樹的葉子是二回羽狀複葉 圖/德禪
豆科的金龜樹(Pithecellobium dulce)是常綠喬木,原產於墨西哥;因為引入亞洲時,首先種於菲律賓,所以又稱為馬尼拉酸豆(Manila tamarind)。台灣於1645年就由荷蘭人引入,1904年再由泰國引入,故而有些都市的公園或校園可以發現百年的大樹。金龜樹的株高可達15公尺,樹幹常見樹瘤,枝條的托葉也會發育成棘刺。
金龜樹的樹葉可能是最簡單的二回羽狀複葉,只有一對羽片,每一羽片只有一對小葉,所以每片葉子只有小葉4枚。橢圓形的小葉,全緣,小葉基略歪,小葉端圓鈍,葉表綠色,葉背沿主脈有柔毛,具托葉。有說:4枚小葉組成的金龜樹葉,形狀像展翅的金龜子,故以為名。
金龜樹春天開黃綠色小花,多數,呈頭狀花序,再形成圓錐花序,頂生。有說:開花時,釋放出特別香氣,常吸引大量金龜子聚集,因此而得中文名稱。其花萼5裂,裂片舌形;花瓣合生,鑷合狀排列;雄蕊多數,花絲筒狀;雌蕊1枚,花柱絲狀,子房上位,具有子房柄。
授粉後結螺旋狀圓柱形莢果,成熟時轉為粉紅色,開裂或扭曲,內有1至10枚圓扁的亮黑色種子,肉質假種皮微甜可食,呈白色或粉紅色。文/德禪
【草木堪為友】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