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 如黃色火焰的盾柱木
盾柱木莖幹 圖/德禪
初生幼果 圖/德禪
盾柱木莢果 圖/德禪
羽狀複葉和鳳凰樹類似。盾柱木的新葉淺綠色,成葉墨綠色。圖/德禪
花開於株頂 圖/德禪
盾柱木植株 圖/德禪
盾柱木滿樹開花 圖/德禪
盾柱木的木質莢果,不開裂,內含扁平種子。圖/德禪
橘紅色的雄蕊花葯,明亮鮮豔。 圖/德禪
盾柱木的雌蕊柱頭盾狀,故名盾柱木。 圖/德禪
漸漸成熟的莢果 圖/德禪
羽狀複葉和鳳凰樹類似。盾柱木的新葉淺綠色,成葉墨綠色。圖/德禪
盾柱木(Peltophorum pterocarpum)是豆科盾柱木屬的落葉喬木,原產於熱帶亞洲東南、澳大利亞,又名雙翼果或雙翅果。台灣於1898年首次引進栽種,作為行道樹或庭園景觀樹,台灣中南部較普遍常見。
盾柱木株高逾20公尺,莖幹直立,上部多分枝,樹皮光滑,灰褐色,具有明顯的皮孔。二回羽狀複葉,大型,托葉小,羽片8至11對,羽軸基部肥大;小葉10至20對,無小葉柄;小葉長橢圓形,革質,全緣,葉表深綠色,葉背淺綠色。
5至9月開兩性花的盾柱木,花多數如黃色火焰,呈總狀花序,再聚合成圓錐狀,頂生或腋生,有香味。花柄短,花苞片早落,花萼4深裂,黃色倒卵形花瓣5枚。雄蕊10枚,花葯橘紅色;雌蕊的綠色柱頭盾狀,故名為「盾柱木」。
其授粉後結木質莢果,果柄圓柱形,幼果銅紅色,漸轉為褐色,成熟時黑色,果皮具有明顯脈絡;果莢不開裂,故又名「閉莢木」。果實內赤褐色扁平種子1至4枚。果莢兩邊均具翅膜,故又稱為「雙翼豆」。 文/德禪
【草木堪為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