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舊 關山天后宮列歷史建築
關山鎮天后宮擁有百年歷史,其建築裝飾及工法深具文化價值,獲台東縣政府登錄為歷史建築。
台東縣百年宮廟之一的「關山鎮天后宮」,其建築裝飾及工法深具文化價值;然而過去十餘年間,「翻新」與「修舊」爭論不休,經專家學者踏查發現,多達8件彩繪作品出自名匠張光劍之手,遂力薦保存並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上月獲台東縣政府審查通過。
關山鎮天后宮初建於1929年日據時期,1961年因建築老舊、牆壁龜裂,面臨倒塌危機,而展開長達9年修復工程,並保持至今。關山鎮天后宮主委方瑞清表示,距離上次整修已有數十年,建築內部多處損壞,但「翻新」與「修舊」各有利弊,兩方意見分歧,使得修繕計畫延宕十餘年。
天后宮整修之事年年爭論不休,經專家學者踏查發現,宮廟殿內有8件粵籍彩繪匠司張光劍的作品保存完整,最終達成「修舊」共識,並於今年1月正式登錄為歷史建築。
台東縣政府指出,關山鎮天后宮的三川殿及正殿額枋疑為日據大正年間原件,具建築史價值;廟宇主體融合傳統木構彩繪、剪黏及磨石子工法,展現不同時期的建築技術;其木雕、石雕、彩繪與剪黏作品更具藝術史意義。
此外,宮廟去年與台東大學數位媒體與文教產業學系合作,以「為媽祖做設計」為主題,進行品牌形象識別設計。經評選,由「媽祖予恩澤.關心無間隔」脫穎而出,以簡約線條勾勒媽祖形象,並於今年2月正式啟用。
台東大學表示,透過產學合作,讓學生發揮創意並貼近在地需求,為文化傳承與創新貢獻一份力量。廟方也讚揚設計融合關山特色元素,如媽祖的帽穗以關山米呈現,別具巧思。
(中國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