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3-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48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新竹-大山背 樂善堂】
大山背位於新竹橫山的山區,至同治年間鍾石妹帶領墾民入山墾拓,一方面設立隘寮,一方面闢地種植,也進行樟腦煉製,在他的帶領之下,大山背地區發展起來,逐漸形成許多散佈的小聚落。
樂善堂創建於光緒十六年(1890),由大山背居民藍正然,見此地風景秀麗,獨資建一簡陋之小廟,稱為石峽廟。光緒二十一年(1895)日軍進佔台灣,鍾石妹等起兵抗日,本廟遭日軍焚毀。之後由地方人士發起募捐修建,於大正十年(1921)完工,而成今日樣貌。
樂善堂是一座佛教廟宇,主祀釋迦牟尼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由於是地方之廟宇,亦有民間信仰之色彩,堂內保存眾多古文物,頗具歷史意義與特色,於民國九十五年公告為縣定古蹟。
樂善堂內尚存有鍾石妹及姜紹祖牌位,兩人皆為抗日義士,鍾石妹原籍廣東梅縣,生於咸豐元年(1851),14歲隨母舅來臺,22歲向淡水廳請墾橫山鄉大山背,便落腳此地,並自行設隘防番,後又承辦南河(今內灣一帶)等地隘務。光緒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戰爭,與姜紹祖同時於桃澗堡團練鄉勇。次年日軍登臺,鍾石妹率敢字右營以抗,因孤立無援且兩手中彈,退入內山,見日軍殺戮,最後忍痛歸順以救無辜。
日本政府頗為優遇,鍾石妹於明治三十二年(1899)擔任樹杞林辨務署參事,翌年受佩紳章,擔任保正職,由於熱心為鄉民服務,頗受擁戴。鍾石妹一生秉性廉潔,臨財不苟,大正十四年(1925)卒於大山背。
大山背 樂善堂
新竹縣橫山鄉大山背31號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