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59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科學新知] 陸考古發現1.25億年前「龍城熱河蠍」 長度達10公分...毒刺尾針較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4 20:55:4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大陸考古研究發現1.25億年前的「龍城熱河蠍」的化石。(圖/翻攝新華網)


大陸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消息指,該所現代陸地生態系統起源研究團隊黃迪穎研究員領銜的一項新研究,在遼寧朝陽發現一種生活在約1.25億年前白堊紀時期的古蠍子化石「龍城熱河蠍」。這項考古研究是在大陸境內首次發現中生代蠍化石,其出現填補大陸考古研究在此領域的空白。

《新華社》報導,龍城熱河蠍生活在約1.25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得名於化石的發現地——遼寧省朝陽市龍城區。這裡發現了著名的熱河生物群,保存大量精美的化石,包括帶羽毛的恐龍、早期鳥類、哺乳動物、昆蟲和植物等。這些化石彷彿一本遠古生物百科全書,熱河生物群也被譽為「20世紀全球最重要的古生物發現之一」。




▲「龍城熱河蠍」還原模擬圖。(圖/翻攝新華網)


黃迪穎表示,從化石形態上看,龍城熱河蠍體形較大,長度可達10公分,這一「體格」也大於其他已經發現的中生代蠍子化石,「牠的須肢纖細,足部較長,胸板呈五邊形,毒刺尾針也很長,如果把牠放在今天的環境中,可能會成為許多小動物的天敵,甚至可能捕食小型脊椎動物的幼崽。」

科學家進一步研究發現,龍城熱河蠍在當時的生態系統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可能是食物鏈中的「中間獵手」,以昆蟲、蜘蛛為食,甚至可能捕食小型脊椎動物的幼崽。牠自己也可能成為一些大型動物的食物,比如早期鳥類、哺乳動物甚至是恐龍。這種複雜的生態關係,構成一個巨大的「食物網」,而龍城熱河蠍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節點。

黃迪穎透露, 蠍子化石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多,在龍城熱河蠍發現之前,中國僅發現過三塊蠍類化石,分別來自山東、湖北和內蒙古,「龍城熱河蠍的發現,豐富了我國蠍類化石的記錄,也讓科學家有機會更深入地了解中生代的生物多樣性,重建那個時代的生態系統。」

黃迪穎強調,「牠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了一扇通往遠古世界的大門,順著熱河生物群蠍化石的研究,我們也能解鎖更多那個時代的生物朋友圈。」

龍城熱河蠍化石目前保存在遼寧省朝陽市化石谷博物館。相關研究成果已於近日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通報》上。



資料來源 : ETtoday新聞雲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913046&ref=mw&from=googlequicksearchbox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不曬月亮的魚 + 1 + 10 您發表的文章內容豐富,無私分享造福眾人,.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10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 14: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