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挑戰多! 醫:補充蛋白質、適當運動助恢復
懷孕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但也是人生中的一項重要目標,但許多人生產後,會碰到很多身心上的挑戰。新竹國泰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指出,生產後荷爾蒙快速轉變可能導致情緒不穩定,而乳腺炎或哺乳困難,可能讓媽媽感到不適或沮喪。產後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定期檢查,並且適當運動,可加速身體恢復之外,也能改善情緒。
惡露持續時間過長應就醫
張瑜芹在臉書專頁「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表示,生產後,子宮需要約6至8週的時間恢復到正常大小。在這過程中,媽媽可能會感到下腹部輕微收縮痛,同時排出惡露,這是子宮清除殘留血液與組織的正常現象,但若惡露顏色異常或持續時間過長,應立即就醫。
張瑜芹說明,生產後,雌激素與黃體素水平迅速下降,而催乳激素則因哺乳而上升。這種荷爾蒙的快速轉變可能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或悲傷,甚至影響乳汁分泌。此外,自然產的媽媽可能會感到骨盆底肌無力或會陰部疼痛;而剖腹產的媽媽則需要注意腹部傷口的癒合情況。適當的康復運動有助於加速恢復。
張瑜芹表示,荷爾蒙的快速轉變可能導致情緒不穩、焦慮或悲傷,甚至影響乳汁分泌。
溫毛巾熱敷可疏通乳腺
張瑜芹表示,乳房腫脹、乳腺炎或哺乳困難,可能讓媽媽感到不適或沮喪。哺乳時確保寶寶的口腔覆蓋乳暈,減少乳頭受損的風險。可用溫熱毛巾熱敷,幫助疏通乳腺。而生產過程耗費大量能量,加上育兒的睡眠不足,可能讓媽媽感到持續的疲勞感。建議新手媽媽應在產後6週內定期進行產後檢查,確保子宮、陰道和傷口恢復正常。
多喝水 乳汁分泌更順利
張瑜芹提到,產後的媽媽需要透過飲食恢復體力,如果想要親餵母乳,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像是瘦肉、蛋、豆類,可以幫助組織修復。也要多補充鐵與鈣,可以避免貧血,並促進骨骼健康;每天至少喝2公升水,讓乳汁分泌更順利。
張瑜芹表示,產後運動不僅有助於體能恢復,還能改善情緒。建議從輕微運動開始,像是深呼吸、或是輕柔的凱格爾運動。等身體恢復後,可改散步或低強度瑜珈。
來源:自由健康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