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白話佛法》真實智慧得正莊嚴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5-3-6 04:12: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
要去除自我,去除一切人爲的執著。我們要沒有人的執著,不要總是我認爲怎麼樣,我肯定是對的,我應該怎麼樣,我過去怎麼樣,沒有啊,你還是原來的你,你是誰啊?不要在外麵當老大,在外麵就要經常低下頭,越高傲就越會給自己找麻煩。所以,我們對任何人不要執著:我一定要怎麼樣,你一定要怎麼樣。

要除衆生相,就是要去除對世界一切人爲的執著,也就是説,所有衆生都是好人,我對所有衆生都沒有意見,我沒有什麼執著 。除壽者相,就是破除對時間、對累世、對年齡的執著。我看到很多女人就是這樣的,婚姻破裂覺得自己欠兒子的,不停地對兒子好,好到後來兒子爬到她頭上了,她還對他好,實際上,她又在造新業,她讓兒子造了業,她兒子下一輩子還得還她啊。所以,不要執著這些東西,不要覺得自己累世欠他的,欠什麼啊?“我該還的也還得差不多了”,實際上你這句話一出來,你也真的還得差不多了,要不然一直會還下去的。

師父跟大家講,我們隻有破除這幾個方麵的執著,才能進入佛的本意,佛本來的意義,就是讓你得到空性的智慧。學佛人學佛半天就是要學意義啊,如果你學佛半天,沒有學到真正的佛的真諦,你有什麼意義呢?白學了。空性是什麼智慧啊?就是隨緣,無所謂了。“哎呀,他是我的兒子啊,我把他養得這麼大,他怎麼能對我這樣呢?我不想活了”。什麼樣的睏難都是給我們的境界,什麼樣的睏難都是樓梯,我必須走上去,跨過它,把它踩在腳底下,人生在世有什麼不能踩過的路啊?


(二)
斷煩惱是修,了生死是行。這都是名言啊。斷煩惱就是在修心,你把煩惱斷掉了,你就是在修心,你修心就是要斷煩惱,沒有煩惱了,你就成功了,心就修好了。那麼,了生死是什麼意思呢?我根本不知道人還會活、還會死,因爲死了就是活,活了就是死,因爲死了還會活,活了還會死,生生死死是沒有窮儘的,因爲人本身就是活在循環當中,所以叫輪回。你懂得了生死之道,你就能修心成功,修心成功是你擺脫了煩惱。

對衆生沒有利益,對自己也沒有利益的事情不要去做;對衆生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我們要去做;對衆生有利益,對自己也有利益的事情,我們必須要去做,這就是指導你們做人的方法。今天你們去罵人了,去跟人家吵架了,對人家有沒有利益?沒有,這種事情不要去做。對自己有利益嗎?氣得半死,也沒有利益,不要去做。增長慈悲的事情要多去做。如果做這件事情是增長你的慈悲心的,你要多去做。今天你們給人家髮師父的書,你們是看到這麼多人很可憐,連師父這麼好的書都不知道,師父教的這麼好的白話佛法,這個人怎麼都不知道啊?慈悲吧,你們在髮書時的那種慈悲感覺,會讓你們得到很多的功德。對衆生有利益,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要去做,雖然對我自己沒有多大利益,但是隻要能夠幫助到別人,我就很開心,我就去做,捨己救人。

要覺知自己在六道已經很久了,怎樣才能解脫。你要經常感覺到自己,我在這個世界上待了很久,我做錯太多事情,我跟爸爸媽媽吵過無數次,我的孩子現在被我教育成這樣……太長時間了,我爲什麼還不懂啊?我爲什麼還不改變自己呢?要快了,要解脫,要知道自己做錯了很多事情,這樣你才能相應他人的心,因爲你感覺着急了,你才會跟人家的心碰在一起。

要懂得了解人家的心,才能相應人家的心。你要有愛他人勝過愛自己的心,愛人家要勝過愛自己,這個人才是一個有善心的人。就知道愛自己,從來不知道愛別人的人,這個人怎麼能夠成爲一個善良的人呢?愛人家要勝過愛自己的人,才叫愛人啊。你們現在個個都自私,隻知道愛自己,哪有愛人啊?所以,就是自私之人。


(三)
佛經上講,二種莊嚴。莊嚴有兩種:一是智慧,我們過去在學校的時候,爲什麼有很多小朋友喜歡你啊,爲什麼有很多小朋友跟着你啊,因爲你這個人有智慧,碰到什麼事情你都能想出辦法來,所以,小朋友就跟着你。簡單講,就是你這個小孩子有腦子、有智慧,莊嚴是智慧的結晶。第二個莊嚴是福德。因爲你有道德,你才會有福,有福的人,一定有道德。

福德和智慧是相輔相成的,有智慧的人,他會有福德;有福德的人,他會有智慧。所以,要有菩薩智慧具足。如果你是菩薩的話,你必須具足如是二莊嚴者。也就是説,如果你今天是菩薩,第一你必須要有智慧,第二,你必須要有福德。

師父反過來講,我們現在學菩薩,首先我們必須要學智慧,要擁有一點福德。經濟上不好,很多功德就不能做;品德上不好,學佛就學不好 。過去,身體殘疾的人是不能夠成爲比丘和比丘尼的,這是釋迦牟尼佛定的。如果你是一個斷手斷腿的人,你不能成爲和尚和尼姑,因爲你前世的因,造成你今世的果,因爲你前世的噁業,你今生還在“受者是”,這就叫道理。所以,學佛的人一定要有道德。

師父跟你們講,要知佛性,就是這個人如果想學佛,你必須形象要莊嚴。這就是師父爲什麼叫你們少在人前開玩笑,因爲開玩笑的人就是不莊嚴,而莊嚴的人是不輕易開玩笑的 。


(四)
這個人如果分別佛土,是有爲形相。也就是説,在你的心中,在學佛的這塊佛土上麵,如果你産生着分別心,你就是有形相思維,就是有形有相的思維。而説自能成就者,就是説,有些人學佛,而且説我自己能夠成佛、成菩薩,這就叫彼且住着色聲等境。“彼且住着”,也就是説,如果你經常説自己修得很好,説自己怎麼樣能夠成就的人,你這個人就等於停止在色聲香味觸法的境界,實際上就是説,你這個人沒有進步,因爲你有感觸,你對色身這個世界還是很看重,不能脫離它,實際上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回。所以,非真莊嚴自知,就是絶對不是真正的莊嚴。如果這個人跟你説:“我修得多好,我已經達到菩薩的境界了,我能夠怎麼樣。”那麼,這個人就是不莊嚴,自己在吹,人家就看不起你。如果你能自己不着相,修行修到不認爲自己修得很好,修行修到沒有看到人間的一切,沒有色聲香味觸法,沒有讓你感覺感受,那你這個人就達到了莊嚴相,就是菩薩的莊嚴相。

莊嚴要有無所住着的清淨之心。莊嚴是什麼?就是心中沒有雜唸的人,人才會莊嚴。舉個簡單例子,你今天預約醫生,爲什麼有些人就是看不起某個醫生,認爲這個醫生就隻知道賺錢,幾句話就把病人打髮走了,這樣的醫生莊嚴嗎?同樣是醫生,過去白求恩大夫莊嚴嗎?他不收錢,那麼遠的路來到中國幫助人,不收錢,莊嚴吧?人家看得起他 。如果一個醫生爲了一點錢給病人看病,他的人格馬上就變得低下。

我們要依真實智慧,就是要依靠自己真實的智慧通達自性之途,就是要用真的智慧來達到自己本性的土壤幹淨,唯心顯現。這個時候,因爲你的智慧出來了,你的心真的很善良了,那你就能夠顯現出無限的光明和慈悲心。舉個簡單例子,這個人從來沒有壞心眼的,他講出來的話,做出來的事情,他的行爲和他的腦子裡,一定都是善良的東西。唯心顯現,隨着心不斷地顯現出來是善良的東西,此是正智成就佛土,叫正莊嚴。也就是説,你因爲有正確的智慧,你就成爲你心中正的佛土,你就是正莊嚴。什麼意思呢?因爲假裝正經,就是不正的莊嚴,穿得再像樣,人家説人麵獸心,正莊嚴就是心是正的,所以,他的臉相,他做出來的行爲才都是正的,這叫正莊嚴。今天師父講得深了一點,但是確實是講慢了點,慢點講可以給你們增加很多思維的空間,希望你們好好學。



源於《白話佛法》第七冊6.真實智慧得正莊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14 11: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